字词 | 含羞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含羞草 含羞草汉族民间故事。流传在辽宁省辽南一带。故事写孤儿李小以卖柴为生,他在砍柴的路上遇到了美丽的桃花,并千方百计娶回了桃花。不料李小水性杨花,只同桃花亲热了一阵子就变心了。他走向深山,又遇到了一个妖魔变的美女,他垂涎三尺,立即要同她结婚。李小刚要同美女走,桃花赶到了。她告诉李小美女是吃人的妖魔所变。可是李小不听,毅然进入山洞,当他看见妖魔本来面目时后悔已经晚了。桃花捡回李小的残骨,将他埋在屋后。坟上长出一棵小草,每当桃花从坟前过,小草就含羞似地把叶片合起来。人们说小草是李小变的,因为他对不起桃花,所以一见桃花就害羞。从此,人称这种草为含羞草。见《荷花灯》。 ☚ 伯乐凹 含哈的故事 ☛ 含羞草hánxiūcǎo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较强的感应性,受外界触动便会并拢垂下来,就像人害羞一样。可以做药材。 含羞草 含羞草象征温柔无语,脉脉含情。 ☚ 杨柳枝 万年青 ☛ 含羞草 含羞草象征敏感,不可接近。 ☚ 谷穗 白丁香 ☛ 含羞草sensitive plantMimosa pudica,别名怕羞草。含羞草亚科含羞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染色体数 2n=4x= 48。株高 30 ~50cm,全株具刚毛和皮刺。2回羽状复叶,小叶矩圆形,通常由4枚羽片组成或掌状复叶,小叶7~20余对,叶脉、叶缘均被纤毛。头状花序,腋生,花小、淡粉色,萼漏斗状、形小不明显,花期7~8月。荚果扁平,边缘有刺毛,果期8~9月。小叶被触动则闭合下垂,为趣味观赏植物。原产美洲热带,中国西双版纳及海南省均有分布。不择土壤,但湿润肥沃土壤生长更佳,喜温暖气候,不耐寒。 含羞草药名。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又名知羞草、喝呼草、怕羞草、感应草。为豆科植物含羞草Mimosa pudica L.的全草。分布华东、华南、西南地区。甘、涩,微苦,微寒,有小毒。安神,清热,消积,解毒。 含羞草sensitive plant,humble plantMimosa pu-dica L.,豆科,含羞草属。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植物。散生下弯的钩刺及倒刺毛。生于矿野荒地及灌丛中。原产热带美洲。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均有栽培。二回羽状复叶,小叶14~48枚,线状矩圆形,先端短渐尖,基部不对称,边缘有刚毛;托叶披针形。头状花序;花小;花萼漏斗状,具微小萼齿8枚;花冠淡红色,钟状,4裂;雄蕊4枚,基部合生;子房上位。荚果矩圆形,扁平有刺毛,成熟时荚节横裂脱落,荚缘宿存。全草药用,安神镇静;叶片感震后,产生闭合现象,供栽培观赏。种子繁殖。 含羞草 含羞草Hanxiucao豆科。直立或蔓生或攀援半灌木,高达1米,具刺和刺毛,二回偶数羽状复叶,羽片2—4,小叶14—48,触动叶子即合拢下垂,称感震性,这是叶子“膨压作用”的结果,因其叶柄基部有一个称为褥的薄壁细胞里充满水分,叶触动时叶褥下部细胞里的水分立即向上部及两侧流去,叶褥下部就像泄了气的皮球瘪了下来,叶子即下垂合拢。头状花序2—3个生叶腋;花淡红色;萼钟状;花瓣4;雄蕊4;子房1室。荚果成熟时节间断落。原产美洲。我国华南、华东、西南已成归化杂草。全草药用,能安神镇静、止血收敛、散瘀止痛。 ☚ 豆科 合欢 ☛ 含羞草hánxiūcǎo中药名。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别名怕羞草、感应草。为豆科植物含羞草Mimosa pudica L. 的全草。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地区。甘, 微寒, 有小毒。安神, 清热, 消积, 解毒。治失眠、肠炎、胃炎、小儿疳积、目赤肿痛, 煎服:6 ~9克。捣敷治痈肿、带状疱疹。孕妇忌服。本品含含羞草碱, 是一种毒性氨基酸,食之可使大鼠或小鼠生长停滞, 脱毛, 发生白内障。根煎剂对小鼠有明显止咳作用, 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