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树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树的各部

树的各部

树木的幼株:苗木 树苗
有刺的苗木:棘(荆~丛生)
树的顶端:末(树末;标末) 标 树巅树顶 木表 树梢 杪头 木杪
北枝的树梢:阴标
树枝的顶端:梢头
树木枝条的梢头:枝杪
树枝或条状物的末端:
林木的尖端或末端:林梢 林末
树木末梢:杪颠
树枝的细梢:
乔木树干以上连同集生枝叶的部分:树冠
森林中树木的上部枝叶相互连接成一大片:林冠
树干的中心:树心
树的主要部分:干(树干;桢干) 枚 树身 木梃
枯老的树干:枯干
枯死的树干:槁木
傲霜挺立的树干:霜干
盘曲的树干:灵虬
粗大的树干:洪干
树皮:朴 木皮 树肤
苍白的树皮:霜皮
树木或物体分叉部分:
树木的分枝处:丫(丫杈;树丫;柳~)树桄

☚ 山林   部分树名 ☛

树皮bark

木质部中轴以外的一切组织或在维管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组织的总称。它不是一个专门的技术名词。树皮包括初生组织和次生组织。老树中通常可分为活树皮(即内树皮)和死树皮(外树皮)。外皮的技术名词为落皮层,落皮层指木栓及由之分离出来的组织,常常围以袋状的皮层或韧皮组织。落皮层可能脱落使树干平滑,或被保存使树干有 一层厚的、纤维状的或木栓的层,这些死的树皮部分(落皮层)是一层层被周皮分隔的组织和不再生长新周皮的部分。树皮具有保护树干的作用,以皮孔作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孔道。
树皮尚可按其形成的生长季节和树皮质地区分为早皮、晚皮或软皮、硬皮。
主要组织和细胞 树皮中的初生组织主要是表皮、皮层和初生韧皮部。这些组织形成后常较早地失去作用而变形或逐渐剥落,在一些树种中也能较长期地存在。树皮的主要组成并能长期存在的是次生组织,即由形成层分生的次生韧皮部和由木栓形成层分生形成的周皮。
次生韧皮部 由维管形成层向茎干外部形成的组织。它组成了枝条、茎干和根的树皮主要部分。次生韧皮部明显少于次生木质部,老的韧皮部由于周皮的隔离使韧皮部后来失去作用,且与中轴分离而被挤破损。因而次生木质部是在不断地增大、增粗,而次生韧皮部却仍受一定的限制。
筛分子 韧皮部中的细胞,主要作用是作为纵向输导营养物质。按照筛域的特化程度和个别分子相连接情况,将筛分子分为筛(细)胞和筛管分子(或筛管节)两类。❶筛胞:常出现在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次生韧皮部中,是一些长而细的输导细胞,缺乏筛板。筛胞不能形成一个筛管的组成分子,但具有较不特化的筛域,尤其在细胞尖端与其他筛(细)胞的叠合处。
❷筛管分子(或筛管节):指韧皮部中的长形输导细胞,为形成轴向成串的细胞中的一个;细胞首尾相接而形成筛管,其斜行或横行的共同壁就是筛板;有的在胞壁的其他部分另有较少特化的筛域。筛管常存在于被子植物中。筛板是指一个筛管分子的胞壁上的特化部分,常由单个筛域的单筛板或几个密集的、常排成梯状或网状筛域的复筛板组成。筛域又称筛场,指一个筛管分子壁上的一个低凹区域,其上有呈筛状的微孔群团的穿孔,通过这些微孔使原生质与一个邻接的筛管分子相连。
韧皮薄壁组织 存在于韧皮部中的薄壁组织。在次生韧皮部中薄壁组织亦有轴向系统和径向系统。轴向系统多为薄壁组织束,及少数纺锤形薄壁细胞。径向系统指位于次生韧皮部中的韧皮射线,韧皮射线是木射线的延伸,在一些树种中的次生韧皮部的外部,此类射线变得膨大。
此外,尚有两种薄壁组织细胞——伴胞和蛋白细胞同筛分子关系密切。伴胞指与筛管分子紧密连接的姊妹细胞(主要出现在被子植物中)。伴胞与筛管分子是通过胞间连丝密切连接,如筛管分子的作用停止后,其伴胞亦随之死亡。蛋白细胞在裸子植物中,其结构和功能与被子植物中的伴胞和筛管分子的关系相似或与伴胞具有相应作用的细胞。
厚壁组织细胞 可分为韧皮纤维和石细胞主要两种类型。❶韧皮纤维:直接衍生于纺锤形形成层原始细胞,其构造特征与木质部纤维相似,胞壁很厚或较薄,纹孔属单纹孔或略具缘;在一些树种的树皮中具分隔纤维或胶质纤维。韧皮细胞的结构分布和排列等可用作树种的识别特征。
❷石细胞: 又称硬化细胞。石细胞不是锐端细胞组织的具有增强作用的细胞,它具有厚的、常常木质化的次生壁,在成熟时失去原生质。它是由于薄壁组织细胞的次生变异,如胞壁的加厚和木质化等产生的。石细胞形状、大小和壁的结构变化很大,自多角形至略延长,且常呈分枝扭曲状。壁很厚也不均匀,常具分枝纹孔。常见于木材及树皮中的有短石细胞或石细胞。此等细胞经常被描述为硬化的,例如硬化射线细胞。
此外,尚有一种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细胞,称纤维状石细胞或硬化纤维,它来源于韧皮部非输导的薄壁组织细胞,亦经历了侵入生长,在成熟时变成细长的分子,并大多数不能与韧皮纤维区别开。
周皮 代替表皮的一种由木栓形成层向外分生形成的,包被着较老茎部以防止干燥和病原体侵染的非透性层或保护组织。由木栓形成层、木栓和栓内层3部分组成。❶木栓形成层: 一种产生周皮的分生组织的细胞层。在横切面呈径向扁平的长方形,在纵切面上细胞外形呈长方形或不很规则的多边形。
❷木栓:茎干或根部由木栓形成层向外分生所产生的组织。木栓中未木栓化的细胞称为拟木栓细胞。木栓细胞排列紧密,缺乏胞间隙,一般呈菱形,横切面较规则,径向扁平,在弦切面有时不规则。此类细胞的特点是具有栓质化的胞壁,栓质沉积在初生的具有纤维素的胞壁上,形成明显的层状。用作瓶塞的木栓有薄的细胞壁,胞腔中充满空气,具有高度的不透水和抗油性质。木栓质轻而隔热,具有弹性和良好的绝缘性能,它在植物表面也是作为一有效的保护层。
❸栓内层:外观通常似皮层的薄壁组织,它是由木栓形成层向内分生形成。在木本植物中,此等细胞可能增大并加厚而形成石细胞,有时径向延长。栓内层是一种生活的细胞,有人称为次生皮层。一般周皮的栓内层常只保存1~3层细胞,有的可能缺少。
树皮的表面特征及其应用 树皮的外部特征可用作识别树木或木材(带皮的)的一项标志。各种树木的树皮表面构型是依树皮的周皮或落皮层构造的特点在树干表面显示出的特征,一般可分为3种类型:❶树皮平滑或比较平滑。这类树木常具有明显的皮孔,如水青冈、桦树和杨树等。皮孔是由于在周皮的一些区域分化形成,常产生于气孔所在的部位。
❷树皮呈块状或片状开裂。这类树种较多,如松科的许多树种,多呈小的片状或较大的鳞片状,或有较深或较浅的裂纹;柿树属的一些种类如黑枣的树皮呈块状剥裂;也有一些树种树皮一端开裂而卷挂在树干上。
❸树皮呈纤维状的细的或粗的条状裂开,如杉科、柏科及一些阔叶树木中如吊皮锥和檵木等。吊皮锥中此种纤维质呈长条状剥离,质地较硬,长的可达1米,常反曲。
树皮的构造和化学成分较木材更为复杂,更不均一。树皮一般占树木地上部分的10~20%。中国很早就有利用树皮的历史,如用青檀树皮制作宣纸(见檀皮)和用木栓制作软木塞(见栓皮)。树皮还可供作热能资源,其发热量与相同树种的木材大体相等,有时甚至高于木材。树皮经干馏或抽提还可获得一系列产品,很多可用作药品,如奎宁、黄连素、萝芙木碱等等,其中鞣质、色素、树脂、树胶、蜡质等均在工作上广为利用。树皮粉可作土壤改良剂和杀虫剂的载体及其他填料。


树皮bark

维管形成层以外所有组织的总称。树皮的形成与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和周皮的产生有关。当木栓形成层失去分裂能力时,周皮内方产生新的木栓形成层,进而形成新的周皮。木栓形成层最初多从皮层中发生,以后发生的部分逐渐内移,可直至次生韧皮部。新周皮的外围组织由于得不到水分和养料的供应而死亡,并不断脱落; 有些植物的老周皮可多年积累,延缓剥落。通常将新周皮的木栓层及其外围所有死去的组织称为外树皮(落皮层),新周皮的木栓形成层至维管形成层之间具有生理活性的组织称为内树皮。外树皮质地较硬,含水量较少,颜色较深; 内树皮质地较软,含水量较多,颜色较浅(见图)。
由于周皮的发生、分布以及组成树皮的各种组织的性质和数量不同,不同植物具有不同形态的树皮。根据周皮形成的方式的不同,将树皮分为环状树皮和鳞状树皮两大类型。葡萄最初形成的周皮和继后产生的周皮均为环状,外树皮呈环状剥落; 松属,最初形成的周皮为环状,继后产生的周皮为鳞片状,外树皮呈鳞片状或壳状剥落。林业上根据树皮表面的形态,将树皮大体分为3类:❶平滑或比较平滑,如水青冈、桦树等植物的树皮平滑,皮孔较为明显;
❷块状或片状开裂,如柿、松、美洲糙皮山核桃等植物的树皮;
❸纤维状条裂,这类树皮呈粗或细的纵条裂,如杉科、柏科等植物。通常把树皮表面的构型及其颜色作为识别树木的一种特征。
树皮有广泛的经济用途,除一般可做为燃料外,如栓皮栎的树皮可割取木栓,是很好的绝缘材料,栎属、柳属的树皮可提取单宁,桑、构树等的树皮可以造纸,杜仲、厚朴等树皮可供药用。


树 皮 的 发 育


(a) 一年生枝,周皮形成; (b) 二年生枝,表皮和第一次周皮破裂,皮层中产生新周皮; (c、d) 三~四年生枝,示发育早期的树皮,外层组织剥落,次生韧皮部中继续产生新周皮; (e) 老茎的树皮立体图

树皮bark

维管形成层以外所有组织构成的覆盖部分。其中以次生韧皮部和周皮等次生组织为主要成分。树皮的形成与木栓形成层活动和周皮不断产生有关。老周皮的内方可以继续产生新的木栓形成层,进一步形成新的周皮,新周皮以外组织由于水分和养料供应阻断而死亡。通常将新周皮的木栓层及其外围所有死的组织称为外树皮(落皮层),新周皮的木栓形成层至维管形成层之间具有生理活性的组织称为内树皮。树皮的形态、色泽和剥落情况多样,可作为鉴别树种和树龄的一种依据。树皮的经济用途甚广,栓皮栎树皮的木栓组织特别发达,为良好的绝缘材料,桑、构树的树皮可造纸,杜仲、厚朴、喜树的树皮可供药用,橡胶树、印度橡胶树的树皮中含橡胶,漆树中含有漆汁,均为重要工业原料。

老茎的树皮

1.周皮 2.韧皮部 3.形成层 4.木质部 5.内树皮 6.外树皮(落皮层)

树皮

树皮shupi

有广狭两义。广义的是指树干上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即伐木时从树干上剩下来的皮,它是从树干的形成层区与木质部分离的部分,由内到外包括着韧皮部、皮层、周皮 (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及周皮外面的破毁的一些组织。其中由韧皮部到木栓形成层这一段,包含有生活组织,质地较软、含水较多,叫做软树皮,从新生的木栓到木栓外方的枯死部分,是死细胞,质较硬而干,叫做硬树皮或干树皮。狭义的树皮就是指硬树皮而言,即通常在树干上或树枝外面所看到的,或者一块块从树枝上落下来的部分。树皮具保护作用,树皮上有皮孔,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孔道。树皮的形状、色泽及脱落情况,多种多样,林业工作者常借此鉴别树木(落叶树)的种类或年龄。例如,悬铃木的干树皮呈灰色或灰绿色,裂成大块薄片而脱落。樟树的干树皮裂成小片,呈灰褐色。栎树老干上的干树皮,裂成小块堆积在树干上,裂痕深,质坚硬等。有些植物的树皮中含生物碱、单宁、染料、香料等,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如肉桂、杜仲、黄檗、厚朴等。

☚ 茎表皮   木栓层 ☛

树皮

广义指树干上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包括茎的表皮、皮层、木栓层和韧皮部。狭义指木栓层及其以外的枯死部分。有保护作用,并作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孔道。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