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激小说
产生于大革命失败后,描写革命低潮期一部分知识分子因憎恨黑暗现实而产生的愤激之情的小说。愤激小说的主人公具有革命者的身份,实际上大都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在革命受挫折的情况下,不能保持冷静清醒的态度,采取正确的斗争方法和策略,而是以义愤代替理智,一味地渴望复仇,甚至采用拼命、暗杀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悲愤情绪。这种激烈的行为,反映出他们内心的幻灭和悲观。而作者对笔下的主人公,却倾注着同情和赞叹,一般缺乏批判的态度。愤激小说的主要作者是蒋光慈,代表性的作品是《菊芬》、《最后的微笑》等。此外,巴金的《灭亡》也带有愤激小说的特点。二十年代末期,作家或更贴近现实生活从事创作,或在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推动下转换了创作方向,便很少有愤激小说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