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歌剧
16世纪末,意大利几位爱好研究古代艺术的朋友常在佛罗伦萨城巴尔弟伯爵和格尔西家聚会。他们主张以诗为主,以音乐为辅,创作了一些单声歌曲。世界第一部歌剧就是在此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此剧是诗人里努契尼编剧,歌唱家帕里配乐。作品取材于阿波罗与巨蛇相斗的神话故事。此后,他们又创作了《尤丽蒂丝》,揭开了歌剧的历史。佛罗伦萨成为歌剧发展中心。其代表人物还有卡契尼和加里雅。远在歌剧草创初期,人们就知道了利用舞台布景和道具作装饰。1537年威尼斯创建了卡西阿剧院,这是第一家公开的歌剧院。17世纪歌剧作家代表人物是蒙特威尔弟,他是在音乐剧中利用乐器伴奏的第一个人。代表人物还有他的学生卡瓦里和契斯蒂。他们的作品不仅取材于古代神话,还取材于社会平民生活,并增加了爱情、政治内容和民间歌谣,使歌剧平民化。
18世纪初,歌剧从威尼斯转到那波里,并确立了那波里乐派。其代表人物是司卡拉蒂。那波里的歌剧是由吟诵贯穿起来的连续的咏叹调,形式规则化,加强了整体性。那波里乐派使独唱艺术达到高峰,引起声乐艺术的复兴。司卡拉蒂创造了用管弦乐演奏的歌剧前奏曲,即意大利式序曲。当时称为交响乐。同时期裴格雷西创立了喜歌剧。
19世纪意大利歌剧的代表作家是贝利尼。其代表作有《海盗》、《梦游女》、《诺尔玛》,被誉为意大利美声唱法的最出色的作曲大师之一。还有罗西尼,其代表作有喜歌剧《婚姻期票》、《塞维尔的理发师》等;正歌剧《契罗在巴比伦》、 《唐诃莱蒂》;悲剧《穆罕默德二世》,还有歌剧《奥赛罗》、《威廉退尔》等。罗西尼的歌剧创作推动了大歌剧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