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事件对心理的影响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祸不单行、福不双至”,说明在人的一生中,很难说会发生什么意外事件,诸如生老病死、车祸、失窃、火灾或遭洪水袭击等。由此不仅会给当事人带来经济负担,还会产生一系列系统的心理反应。有人指出:“老年人一般不幸多于幸福,不满足超过满足,空虚压倒充实”。人进入老年期,生理功能逐渐减弱,机体处于衰退阶段,抗病能力下降,加上精神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情感也变得非常脆弱,常常有风烛残年的空虚之感,在遇到突然发生的意外事件时,其衰弱的机体和脆弱的情感常常抵御不住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而一下子突然病倒或旧病复发,顿时觉得天昏地暗,悲痛欲绝,无所适从及精神麻木。继而便感到气愤、失望和铭心的痛楚,悲伤的情绪久久不能遣散,严重者可从此一蹶不振改变了老人的性格和志向,丧失了生活信心,使其今后的生活始终笼罩在意外事件的阴影之中。更有情感异常脆弱者,在意外事件发生后一年半载就连病带气而过早离开人世,由此可见,意外事件给老年人带来的心理创伤往往是严重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庭及子女都应积极采取措施,避免老人发生意外事件,如注意交通安全,防火防盗等,尽力为老人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但是,客观事物变化又常常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天灾人祸在所难免,为了应付各种突然的意外事件发生,老年人在平时就应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同时要心胸开阔,遇事要想得开、不钻牛角尖,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有助于老年人战胜各种困难,顺利度过生活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