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意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意义 认识主体对于认识对象或客体的指涉,该范畴分为一般认识论与解释学两个层面。在哲学认识论上关涉主体对自身与对象世界的认识;在解释学上限于对人文学科与文学艺术作品的本文的阅读、理解、注释、阐发。在任何时代的哲学中,“意义”范畴总在主体与对象之间来回反复滑动。如在现代—后现代,存在主义关于存在“意义”的本体论思考,结构主义语言—本文意义的索解。 可以从两条途径把握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本文理论中的“意义”范畴:一是现象学—存在主义;二是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者与后现代主义关系紧密。胡塞尔的现象学首先改造了古典哲学认识论,把与本质和经验的联系加以切断,提出“清洗经验”直观“纯粹本质”的现象还原法。他提出的“意向性”法则,即主体意识对客体意义的指向,而排除了客体意义不以主体认识为转移的唯物主义真理认识论原则。30年代,胡塞尔的学生、波兰现象文艺批评学家英加登以“意向性”原则建立了文学作品的本体论的四个层次:语音、意义、再现的客体、系统化形态。这里本文“意义”是通过作者的意向联接客体(现实世界)并从物质(本文语音)上和形式上确认客体(存在)并代表客体的东西。在海德格尔那里,本文意义决定于“在的真理”(见“海德格尔”)。在英加登的本文分层中已经包含着“结构”的思想与结构主义暗自相通。英加登认为意义在本文中有“不确定性”,读者的阅读是对本文创作的共同完成。这是接受美学建立的契机。 关于本文意义,意义的确定与不确定,明晰与模糊历来是艺术哲学、美学、艺术批评论争的焦点。早在1953年美国符号象征主义美学家苏珊·朗格的《感情与形式》一书上就针对英国美学家1949年提出的著名的“有意义的形式(signifyingform)”,认为艺术只是符号形式,是“根本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形式’”。在结构主义那里,“意义”属于叙事学范畴,这是根据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共时态”语言学能指与所指关系从字词、句、文段到本文之功能扩展性关系建立的。索绪尔以总体语言(langue)区别于个体的言语(parol),认为前者是意义产生的根本。进而列维-斯特劳斯认为,一切本文意义来自语言永恒的结构,而非个体自由意志、意识和目的等。法国格雷玛斯的结构主义叙事学提出由叙事本文能指的运动所组织的所指的连接的功能性关系所构成的“意义链”(signifyingchain)。 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作为本文结构的“颠覆”运动(参见“解构主义”),在“意义”问题上,依据能指与所指在滑动关系上带来意义的“不可确定性”(indeterminability),打破能指与所指确定性对应关系,并进而对本文“意义链”进行消解。如罗兰·巴尔特提出以产生于具体书写的本文结构的解释代替了普遍结构的先验的意义,德里达的“反逻各斯中心主义”以“分延(différance)”(见“德里达”、“言语中心”、“差异”)消解本文固有的意义。同时1966年美国的存在主义批评家S.桑塔克发表《反对解释》一书,从存在主义的“深度模式”(见“深度模式”)出发,主张以本文的“体验”取消意义解释。70年代法国后结构主义者德勒兹与加塔利发表《反俄狄浦斯: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症》(见“德勒兹”)一书,批评弗洛伊德主义的阐释模式,认为“意义”在语言学家和逻辑学家那里就消失了,语言已经变成不追问意义,仅仅生产“自我指涉”的一台“很能工作的机器”。与本文意义消解对应的后现代主义“精神分裂写作”,即表现为句子破碎、“零散化”的特征。 意思;意义yì·si yìyì【同】 都可作名词;都可指词语的含义和言语的思想内容;都是中性词;都能作主语和宾语,一般不作定语。 意义yìyì❶语言文字或其他符号所表示的含义;事物所包含的内容和道理。 意义yìyì❶ 〈名〉语言文字或其他符号所表达的含义,事物所包含的内容和道理:词的意义︱文章的意义。 意义yìyì价值,作用。 异议;奕奕;意义;意译;熠熠;翼翼◉ 异议yìyì 名 不同的意见。〈例〉提出~/ 没有~,请大家举手表决/ 毛泽东同志说:“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 意义语义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争议很多的语义学术语。哲学、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学等都从各自的角度研究意义问题。因而“意义”有很多不同的含义。奥格登和瑞恰兹在语义学名著《意义之意义》中从不同观点出发,列举了“意义”的22种不同的定义。如“意义是在一种内在的特征”“是符号使用者实际所指的事物”等,可以概括为“对象说”(意义作为一种对象)和“关系说”(意义作为一种关系,指号与指号的关系,指号与对象有关系等)两种意义范畴。利奇在其名著《语义学》中将广义的“意义”划分为7种不同的类型,即理性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汉语语义学认为意义是客观事物、现象及其关系等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反映,包含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等内容。参见“语义”。 意义yiyi❶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所表示的内容:这句话的~我还不太明白|汉字一般都有形体、读音和~三个要素|这个符号代表三个不同的~。 意义(同)意思 意义 意义指语素、词、词组和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或内容。语法学家通常把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区别开来。语法意义指语法成分、结构关系和结构层次等所表示出来的意义。如 “热爱/人民的军队”“热爱人民的/军队”,层次不同,结构关系就不同,语法成分的作用也不同,因而表示出不同的语法意义。词汇意义指词本身所包含的意义,如 “山” “水”“跑”“跳”的意义。参见“词汇意义”“语法意义”。 ☚ 范畴义素 语义 ☛ 好声誉 好声誉芬(芬芳;鸿芬) 美誉(休声美誉) 令誉 嘉誉(令闻嘉誉) 玉誉 徽誉 淑誉 休誉 骏誉 德誉 庆誉 隽誉 嘉声 佳声 善声 芳声 隽声 隽望 意称 美称 英称 哲问 休问 华问 荣问 荣耀 英华 英蕤 德音 徽音 道望 惠声 殊称 清称 芳风 金声 令名 荣名 美名 香名 英名 徽名 逸名 华名 光名 良称 令闻(令闻广誉) 领闻义问 淑问 伟誉 章誉 英华 ☚ 各种声誉 声望 ☛ 意义/各种意义/语义/含义 ☚ 借口 意义 ☛ 内容2 内容2意况 意义 另见:意义 含义 主旨 意趣 丰富 中肯 切中 ☚ 内容2 内容丰富 ☛ 价值 价值价(价色;等~;产~;身~) 值(产~;币~;升~;贬~) 贾 赀 意义 另见:作用 用途 价格 财物 ☚ 价值 代价 ☛ 意义 意义旨 谓(意~) 音 说 谊 另见:内容 意思 意味 道理 词语 ☚ 意义 各种意义 ☛ 意义yì yì❶文辞的含义。《后汉书·律历志》:“博征通知钟律者,考其~~。” 意义 意义采石之战,南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粉碎了完颜亮灭宋的企图,保卫了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使其免遭金兵铁蹄的蹂躏,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 虞允文大战采石 七 元末红巾军驰骋江淮 ☛ 意义意義yì yì❶内容。《本草纲目·序例》:“其意义与旧文相参者,则从删削,以避重复。” 意义 意义来自意识的社会关系的反映,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因素,是人的追求、希望、理解在社会关系中通过语言显现出来的指向。赫尔施在《解释的确定性》一书中认为:“意义是意识的事,而不是物质符号或东西的事。意识又是个人的事,在文本解释中,涉及的人是一个作者和一个读者。由读者实现的意义要么是和作者共有的,要么只属于读者。”意义乃是事物、世界对于人类的可能性和能动性,即只有对人有用的东西,才能称为有意义。解释任何事物,其中包括对文本的解释,主要是阐发其中的意义。 ☚ 解释的张力 意义二元论 ☛ 意义meaning 意义meaning;sense;significance 意义 意义meaning(1) 信息具有的特性、内涵和价值。与信息的区别是在客观上意义指信息表达的意愿;主观上指接受者所处的状态。同一信息因表达者和接受者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意义。(2) 美国心理学家铁钦纳提出的术语。指观念与观念之间的联系产生意义,这种意义由联想作用无意识地附属于某一新的知觉或观念,不随意识而重现。符兹堡学派称之为“决定趋势”或“识态”。(3)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指人类存在的关键因素和特殊目标。 ☚ 比较 假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