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惯性导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惯性导航

惯性导航inertial navigation

通过测量运载体的3轴方向基准和加速度(惯性),推算瞬时速度和位置数据的一种导航技术。其导航系统只需机载设备,工作时不依赖任何外界信息,所以是一种自主式导航系统。惯性测量装置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3个加速度计测量飞机平移运动的3个加速度分量,3个速率陀螺测量飞机转动运转的3个速率分量。按照惯性测量装置在飞机上的安装方式可分为平台式惯性导航系统和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按照物理实现方式,可分为机械陀螺惯性导航系统和激光陀螺或光纤陀螺惯性导航系统等。

☚ 传感器   加速度计 ☛

惯性导航

通过测量飞行器的加速度(惯性)并自动进行积分运算,求得飞行器瞬时速度和瞬时位置数据引导航行。

惯性导航

惯性导航guanxing daohanginertial navigation

通过测量运载体的加速度(惯性)并自动进行积分运算,确定运载体的瞬时速度与位置,并引导其按预定航线航行。
惯性导航设备安装在运载体上,工作时既不需要接收外来信号,又不需要向外辐射能量,故隐蔽性能好,且不易受干扰,是一种自备式导航方式。但导航误差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长时间工作后产生比较大的积累误差;另外,设备的价格相当高。在惯性系统进入导航状态之前,还必须解决积分运算的初始条件(如初始速度与初始位置),并要对平台进行初始调整。初始调整要求精度高(通常水平约10″,方位在2′~5′之间),时间尽可能短。
惯性导航设备由陀螺仪、加速度计、计算机和显示控制器组成。3个自由度的陀螺仪与3个方向上的加速度计分别用来测量运载体3个方向的转动与3个方向的平移运动的加速度。经计算机计算后,由显示控制器显示出运载体的瞬时速度与当时位置等各种导航参数。惯性导航分平台式和捷联式两种。平台式惯导系统能隔离运载体的角振动,仪表工作环境条件较好,且直接建立导航坐标系,计算量小,易于补偿和修正,但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捷联式惯导系统不用平台,故结构简单,体积小,但因惯性单元直接装在运动载体上,其加速度分量要作坐标变换,因此计算量较大。
牛顿力学是惯性导航的理论基础。早在17世纪牛顿就研究了高速旋转刚体的力学问题,科学家称这种刚体为陀螺。后来就制成了供姿态测量用的陀螺仪。1906年制成了陀螺方向仪。到1923年,科学家解决了在运载体上建立垂线问题,使加速度误差不致引起惯导系统误差的发散,这就为工程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德国于1942年率先在V-2火箭上应用了惯性导航原理。时隔12年,惯导系统在飞机上成功地完成了试飞。1958年, “舡鱼”号潜艇穿越北极在水下航行了21天,就是依赖于惯性导航。中国于1956年开始研制惯性导航系统,70年代投入使用,在多种飞机与舰艇上都应用了自己制造的惯性导航系统与设备。
惯性导航的一个重要部件是陀螺仪。长期以来,陀螺仪是指具有高速转子的框架陀螺、液浮陀螺、气浮陀螺、静电支承陀螺和挠性陀螺。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无高速转子的陀螺仪(如激光陀螺、光纤陀螺和半球谐振子陀螺等)的发展、微结构器件(如双框架微结构陀螺仪、静电力平衡硅加速度计和调频输出的微结构加速度计)的发展及电子技术等的进步,使惯性导航,尤其是捷联式惯性导航技术与系统得到迅速发展,并广泛用于飞机、大中型舰艇、潜艇及地面战车等。为了克服误差随时间的增加而积累的缺点,惯性导航常和多普勒等导航系统组合使用。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的部分投入使用以及卡尔曼滤波技术的成熟与发展,惯性导航又与GPS进行了组合。

☚ 天文导航   机载导航设备 ☛
0000163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4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