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南宋孝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南宋孝宗

南宋孝宗1127—1194

即赵昚,初名伯琮,后赐名瑗,又名玮。字元永、元瓌。是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为太祖少子秦王赵德芳一支。父季王赵子偁,母张氏。因高宗赵构无子,赵昚被纳为嗣子,育于宫中。他聪明英毅,读书强记,天资特异,卓然为南渡诸帝之首。即位前曾任保庆军节度使、宁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镇南军节度使,历封建国公、普安郡王、建王。绍兴三十二年(1162) 立为皇太子。同年内禅即位。时年三十六岁。赵昚即位,皇权由太宗赵光义一系转回太祖赵匡胤一系。赵昚做太子时就主张积极抗金,曾请求亲自当先锋抗敌。即位之初,召见主战派张浚,加封少傅、魏国公,任命他与江淮东西两路宣抚使;追复岳飞、岳云官爵,依礼改葬,并驱逐秦桧余党,以示抗金决心,朝野上下为之一振。隆兴元年(1163) 四月,张浚屯兵淮河一线,派濠州李显忠、泗州邵宏渊两军出师北伐,结果符离 (今安徽宿县北)一战,宋军大溃。此后,张浚被排挤出朝,孝宗赵昚也对北伐犹豫动摇。次年,宋金签定 “隆兴议和”。其后三十余年,尽管赵昚不断整军备战,修筑城防,包括给岳飞加谥武穆以鼓舞抗战派,但北伐始终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淳熙十年 (1187) 高宗病死,赵昚服丧,太子惇参予政事,两年后赵昚退位,自称太上皇,将皇帝内禅给太子惇。

☚ 南宋高宗   南宋光宗 ☛

南宋孝宗

(南宋·建炎元年——紹熙五年 1127~1194)名眘,字元永。太祖 (趙匡胤) 七世孫。高宗 (趙構)無子,立為皇太子。受内禪,紹興三十二年 (1162)即位。銳志恢復,以“符離之敗”,復通和。時金世宗稱賢王,無隙可乘,乾道初魏杞使金還,始正敵國禮,稱大宋侄皇帝。帝聰敏英毅,注重開發江南,安定經濟,創南宋極盛時代。以孝賢稱,先帝高宗退位二十五年間,奉為太上皇,居德壽宫,侍之尤厚。帝政務余暇,親於文墨,特善書法。書風酷似先帝,細審之。其筆勢略豐,具分隸遺意。《野處猥稿》曰:“孝宗筆法之妙,明堂嚴宗祀之恭,經閣崇奎章之奉,賜書懋進士之訓,詩篇侈臣工之榮,鈎珥昭回,超冠 ‘八法’。”《書史會要》 曰:“孝宗書有家庭法度。”書迹有〈和靈隱長老偈〉、〈法書贊〉。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