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南宋末、元初的人口状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南宋末、元初的人口状况 南宋末、元初的人口状况南宋时代,不但江南的荒地,甚于湖泊、江海、沙滩都被开垦出来了。史载其时“浙西围田相望,皆千百亩,陂塘溇悉为田畴”。海边修起了捍海堰,江淮之间的沙田芦荡也抢占起来了。圩田的数量和规模也有扩大。“昔之曰江、曰湖、曰草荡者,今皆田也。”(《后乐集》卷一三《论围田札子》)水利事业有所发展。《宋史·食货志》说:“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水稻普及,早熟高产的占城稻继续推广。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都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此基础上,公元1210年南宋人口上升到四千九百五十五万六千人,加上同期金、夏和其他境内少数民族,全国人口上升到一千零八十一万八千人的峰值。1234年金亡之后,南宋与蒙古直接接触,战无宁日,遭到极大的破坏。在北方,金统治者将大片大片沃田掠夺分配给屯田军户,致使大量农田一批一批地落荒。13世纪初,广大的华北地区,即使在风调雨顺之年,田之荒者也动辄百余里,到处是“草莽弥望,狐兔出没”(《大金国志》卷二三)。而蒙古统治者初入中原时,曾企图将他的游牧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一套统治方法,推行于中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蒙古军又向来实行屠城政策。如《续资治通鉴》载:1213年蒙古兵 “凡破金九十余郡。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羊畜牛马席卷而去,屋庐焚毁,城郭丘圩。”此外还有战争期中的饥馑。如1248年“是岁大旱,河水尽涸,野草自焚,牛马十死八九,人不聊生。”蒙古政权还将各族降民抽出许多参加他们西征大军,一些人战死,一些人留在国外。故而1210年拥有六千四百余万人的金被灭亡后,1235年蒙古所辖人口也不到一千万,有五千多万人损失了。1223年估计尚有一百一十万人的西夏,1227年被蒙古灭亡时只剩下十余万人。推算1279年元最终灭掉南宋的前三年即 (1276年),南宋人口业已降至一千一百四十八万,加上同期元和境内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口,全国共计约为五千四百九十二万三千人,较六十五年前减少了五千三百二十五万五千人,即损失了总人口的近百分之五十。 ☚ 北宋末、南宋初的人口状况 元末的人口状况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