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导闵河(今河南新郑)东北至今河南开封市入蔡河、通陈、颍之漕。为漕运四河之一。开宝六年(973年)改闵河为惠民河,后又通称闵、蔡二河为惠民河。元代为黄河决流所夺,故道淤为平地,淮阳以南尚残存蔡河一段。
惠民河
北宋漕运四河之一。起自河南新郑东南,合闵、洧、潠、溱诸水,依闵河河道东北向流入汴京(今河南开封),出京城折向东南,依蔡河河道经陈州(今河南淮阳),在今蔡口镇入颍水,下达寿春(今安徽寿县),通淮河流域。宋初建隆二年(961)始导京西南闵河贯京城, 合于蔡河, 自后蔡河即以闵河为源。开宝六年(973), 改闵河为惠民河, 其后遂通称闵、蔡两河为惠民河。漕运京南陈、颍(治今安徽阜阳)、许(治今河南许昌)、蔡( 治今河南汝南)、光(治今安徽潢川)、寿六州上供谷帛入京, 岁运米六十万石。入金,渐趋湮塞。元代以后,屡次为黄河决流填淤,故道塞为平地。今惟淮阳以南残存蔡河一段。有人认为惠民河即蔡河, 实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