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率又称“现患率”。反映调查期间某人群现患某病的频度。现患病例包括新发病例和老病例。可分别以10万、万、千、百人口为基数计算。其值受发病率和病程的影响。资料来自于集体健康检查或医学检查,适用于慢性病的研究。 
患病率morbidity rate系某个时点或时期内某病的新旧病例数与同时点的人口或同期平均人口的比率。前者称时点患病率,后者称时期患病率。患病率(P)受发病率(I)和病程(D)两个因素的影响,发病率低或病程短均可使患病率降低。病程短可能是疾病恢复迅速,也可能是因生存期短,所以患病率低不能完全表示人群健康的良否。三者的关系为P=I×D,D=P/I。 患病率 患病率患病率是指调查期间在某一人群中现存某种疾病的频率。现存病例指调查期间新发生的病例及调查开始前发病至调查时尚未痊愈的病例。根据患病率的高低,人口基数可以分别用10万、万、千、百人口计算。 患病率主要通过现况调查获得。这种调查是一种横断面调查,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研究患病率时应注意与发病率的区别。患病率主要用于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肿瘤、结核病等)的流行病学研究,如应用患病率对比和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等。评价患病率时,必须参考发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等方面资料才能做出较全面的评价。例如患病率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发病率升高,可能由于治疗方法改进,降低了病死率使病人的病程延长的结果。 应用患病率这一指标时,特别是对比不同地区疾病分布特征时,应明确规定疾病的诊断标准。 ☚ 死亡率 病死率 ☛ 患病率 患病率反映患病频率的指标。用百分数表示。分为总患病率和某病患病率,以及时期患病率和时点患病率。总患病率指一定时期内或某一时点上某人群中患有各种疾病者的比率,表明该人群在某一时期或某一时点的总的患病状况: 

某病患病率则是就某种疾病来观察的,其计算方法和意义与总患病率类似。 ☚ 发病率 人民生活统计 ☛ 00007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