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恶性肿瘤的贫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恶性肿瘤的贫血

恶性肿瘤的贫血

贫血为恶性肿瘤常见的症状之一,但有时,特别在早期,不一定存在。另一方面,很多时候,贫血可以是消化道癌,例如胃癌或大肠癌最早出现的症状。无论骨髓中有无原发或转移性癌均可发生贫血。当骨髓中存在着转移癌时,这种贫血称为骨髓病性贫血。
与贫血发生有关的最常见因素,主要为出血、感染和骨髓转移; 次要为营养障碍、肾功能减退、溶血增多、恶性病本身或抗癌治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和继发铁粒幼细胞贫血。出血是恶性病所致贫血中最主要的因素。癌面的坏死和溃疡常引起出血,这种情况在胃癌、大肠癌最多见,宫颈癌亦不少见。长期失血引起缺铁性贫血。早期铁剂治疗可能使贫血减轻,但晚期常不见效,这可能因骨髓功能抑制较重所致。感染可抑制骨髓功能而加重贫血。肺癌、支气管癌、膀胱癌、子宫癌以及皮肤有溃疡的癌均可因伴有继发感染而使贫血加重。骨髓中如有癌细胞转移,可干扰骨髓的功能而发生贫血。长期的食欲不振、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等缺乏又可使贫血加重。广泛的癌转移引起微血管内血流的不通畅,特别是分泌粘液的癌细胞或因发生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而使红细胞流经时损坏过多而产生微血管病性贫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恶性淋巴瘤可发生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抗癌的化疗药物和放射治疗也常引起正常骨髓组织损伤,使贫血加重。癌肿病人对铁的利用减少,有时可发生继发性铁粒幼细胞贫血。
贫血的程度轻重不一,有时甚至可以没有贫血,特别在早期。相反,贫血亦可是胃癌、大肠癌等首先引起注意的症状。贫血的程度与肿瘤的大小和范围无直接关联。血红蛋白高低不一。贫血大多属正常细胞、正常色素型。但当出血较多时可以是小细胞、低色素型。网织红细胞大多不增多,血片中可出现大小不匀、异形的红细胞。并发微血管病性贫血时,可出现三角形、盔形等破碎细胞。
如果原发或转移癌的存在已很明显,则贫血的原因较易明确。当贫血原因未明确时,恶性肿瘤所致贫血的可能必须考虑或予以排除。凡年在40岁以上,特别是男性,发现贫血是缺铁性的而无明显的缺铁原因时,必须首先认真考虑消化道癌的可能。当胃癌或肠癌因出血而发生贫血时,消化道和全身症状往往很轻微,不为病人所注意。食管癌虽然也可发生贫血,但因食道梗阻,发生吞咽困难,不待贫血明显而已引起病人的注意。
治疗应首先针对癌瘤,因其严重性远远超过贫血。癌瘤如经外科手术、化疗药物或放射治疗有效,贫血也能减轻或消失。贫血如很严重可予输血。因肿瘤失血而并发缺铁性贫血时,在早期铁剂治疗对贫血有效,但在原因未查明时,不应贸然进行治疗,使诊断复杂化,并忽视了肿瘤的探查,造成严重的后果。维生素B12及叶酸对此类贫血无效。
骨髓病性贫血 亦称幼白幼红细胞贫血,即骨髓转移癌伴发的贫血。骨髓是仅次于肺和肝的转移癌好发部位。最常见的原发癌有乳腺癌、前列腺癌,其次为肺癌、肾癌、甲状腺癌、胃癌及恶性黑色素瘤等。骨髓转移癌好发的部位有脊柱、肋骨、胸骨、盆骨、颅骨以及肱骨和股骨的上端。当癌发生骨髓转移时,贫血大多均存在,但并非没有例外。血象的特点是在外周血液中出现多少不一的幼稚粒细胞和幼稚红细胞。不过有时不一定在部分或整个病程中都出现。网织红细胞大多增至5%左右,偶尔可达10%以上。血液中出现的未成熟红细胞大多为晚幼红和中幼红细胞。如同时有继发性骨髓纤维化存在,可出现泪滴形细胞。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稍增多,偶尔减少。血片中可见到晚幼粒细胞,少数中幼粒细胞,偶见原始粒细胞。血小板常常中度至显著增多,亦可减少。血清碱性磷酸酶常常增多。骨髓穿刺或活检可能发现癌细胞。即使X线没有骨质改变的病例也有找到癌细胞的可能。骨髓中找不到癌细胞,并不排除骨髓转移癌。肿瘤细胞一般体积较大,常聚集成堆,在涂片的边缘及末尾部分最易见到,先用低倍镜检查,发现可疑癌细胞后再用油镜仔细观察。这种细胞一般比正常骨髓细胞大(巨核细胞例外),胞浆多少不一,呈灰蓝或深蓝色,核大呈圆形或卵圆形,有多个较大而明显的核仁。如是腺癌细胞在胞浆中可发现染色较淡的区域。血液中出现幼粒和幼红细胞是骨髓转移癌的晚期表现。因此,这种发现是预后不良之征兆。

☚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贫血   肝病的贫血 ☛
0000735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