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洪全福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洪全福1835—1903,一作1836—1904、1834—1910广东花县人 洪全福1834—1910清末民主革命者。号春魁,字其元,后改名浮萍。广东花县人。洪秀全从侄(一说洪秀全第三弟),幼随秀全居广西,参加金田起义,转战湘鄂皖浙诸省,升左天将、瑛王,人呼为三千岁。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走香江,在洋船上当厨工,立家于广东省东莞县,浪迹江湖四十年。晚年在香江行医,与兴中会员谢缵泰谈天国遗事。谢与李纪堂等共约洪参与起义,洪提议备饷五十万,并于1902年7月设革命机关——和记栈于香港,设信义洋货店于广州,联络会党,谋于旧历新年时炸毁万寿宫,占领军械库,占据各衙门,并运动惠州等地响应。同年腊月底,起义诸军纷纷进城时,因奸民向粤吏告密,机关遭破坏,党人被捕杀者十几人。洪走新加坡,1910年病逝,迁葬于香港跑马地坟场。 洪全福
洪全福洪全福起义始末 刘强伦 史学月刊1984年6期 洪全福1834—1910太平天国将领。字其元,号春魁。幼随秀全居粤西。参加金田起义后,转战湘、鄂、皖、浙等省,被封左天将、瑛王,呼为三千岁。有丰富的军事经验。太平天国失败,隐匿东莞县塘沥黄洞港屋卫村,后至香港外国轮船上充厨师,加入洪门会党,被推为领袖,与兴中会会员谢鑽泰计划联洛会党在广州起义。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得兴中会会员李纪堂捐助军饷,遂在香港成立总机关。次年起义筹备成熟,拟于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三十日(1903年1月28日)起义,并定国号为“大明顺天国”。因起义事泄露,起义未遂,逃至新加坡。宣统二年(1910年)一说民国三年(1914年),在香港病故。 洪全福1834~1910太平天国将领。幼随洪秀全居粤西。参加金田起义,后封为瑛王。有丰富的军事经验。太平天国失败后,加入洪门会党,被推为领袖。曾与兴中会会员谢鑽泰筹备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十二月三十日的广州起义,并定国号为“大明顺天国”。因起义事泄露,起义流产,他逃至新加坡。宣统二年(1910年) [一说民国三年(1914年)]在香港病故。 洪全福1836—1904原名春魁,字其元。清末广东花县人。洪秀全之侄。早年参加太平天国革命,封瑛王,失败后流亡香港。光绪二十八年(1902)与兴中会谢缵泰、李纪堂筹划广州起义,拟定国号为“大明顺天国”。因事泄,未举而败,逃亡新加坡。三十年病逝(一说死于宣统二年,即1910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