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恰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恰卡1787—1828Chaka

南非祖鲁王国奠基人,反殖斗争领袖。生于南非纳塔尔地区姆利彻河流域祖鲁氏族小酋长家庭。早年投奔姆塞思瓦部落。1809年起,随部落军队作战,因功获“勇士”称号,成为部落联盟的主要将领。1816年父亡后,回本部落继任酋长,统一近区六个部落。1818年初,成为姆塞思瓦联盟集团首领,掌握南非东部广大地区。为对抗英国和布尔殖民者的侵略,进行军事和社会改革。限制酋长权限,形成统一王国;实行“同龄兵团”制,组建十万军队;发展采矿和冶炼业,保证武器供应;鼓励贸易,保护商旅,加强部落间经济联系,并发展农牧业以应军需;还改革战术和装备,采用冲锋长矛、盾牌和方阵进攻队形,大大增强反侵略的力量。1818年末,击败宿敌恩德万德韦部落,版图扩大至二十万平方公里,以祖鲁人为中心的新民族逐渐形成。所奠定的祖鲁人国家组织,滞延了列强对南非的殖民进程。后因宫廷内部斗争加剧,1828年9月被同父异母弟丁干所杀。

恰卡

独龙语音译。解放前独龙族使用的一种小铁锄。从察瓦隆藏族地区传进,在原始木锄尖端镶一道长约4厘米、宽约3厘米的铁边而成。主要用于松土、薅草和挖园地,也用以采集黄连、贝母等药材。其效率较*戈拉(小木锄)高2—3倍。广泛应用后,逐步取代了小木锄,成为生产的主要工具。为独龙族刀耕火种农业向锄挖过渡、由迁徙农业向固定农业过渡提供初步的物质基础。

恰卡

恰卡

独龙语,即小铁锄。云南独龙族至建国前夕仍普遍使用的一种农业生产工具。直接由原始木锄在尖端上包镶一小块铁片发展而来。包镶方法是把铁片左右两边弯折过来,固定在木锄的鹤尖上,形成尖刃,尖长约10厘米,最宽处3厘米左右,铁片多用废旧砍刀、铁锅片加工制成。用于薅草、翻土和点种。怒族和傈僳族都曾普遍使用过这种生产工具。参见“时而魁”。

☚ 申边   阿俄魁 ☛

恰卡

独龙语音译,即小铁锄。解放前夕云南独龙族还普遍使用的一种原始生产工具。它是直接在原始木锄(独龙语称“戈拉”)的尖部镶上一小块铁片而成,铁片长约9—12公分,最宽处约3公分,多用废旧砍刀、铁锅片加工制成,用于薅草、翻土和点种。直至解放初仍是独龙族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之一。怒族和傈僳族都曾普遍使用过这种生产工具。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