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超音速飞机问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超音速飞机问世在海平面上,声音传播速度为1224km/h,海拔11000m时,音速为1062km/h,通常用M(马赫)表示,M=1,为1倍音速,M=2为2倍音速。飞机速度接近音速,会失去控制,甚至空中解体,称此为音障。活塞式战斗机,接近0.9M,就感到音障作用。1944年,美国对此进行研究,贝尔公司采用火箭发动机,制造出X—1火箭实验飞机。1947年10月14日,飞行员查尔斯·耶格驾驶X—1在试飞,飞行高度12800m,时速1078km/h,M=1.1015,首次突破音障。1953年,飞行员道格拉斯,驾驶“流星烟”号飞机,以M=2速度飞行。实践证明,超过M=1后,就不会有音障。研究发现,后倾式机翼,能够延缓或消除音障。最早的后倾式机翼是1942年诞生的美国F—86、苏米格—15。首次使用超音速飞机是美国研制的F—100。1962年,英法联合研制的“协和”超音速喷气式客机,4台涡轮喷气发动机、三角形机翼,1969年试飞成功,时速2250km/h,M=2.2,飞高2万m,航程1万km。苏联研制的图—144超音速客机,抢先一步,于1968年12月31日试飞成功。图—144与协和外形相似,前者航速较大一些,M=2.35。20世纪70年代投入使用,标志着空间和时间大大缩短,地球上任何2个大城市之间旅行时间,均不超过12h。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