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超音速客机的环境医学问题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超音速客机的环境医学问题 超音速客机的环境医学问题今日大多数客机的航速仍处于亚音速阶段。第一代超音速客机(SST),为苏联制造的图-144飞机及英、法联合研制的协和式(Concorde)飞机,在七十年代中期正式投入民航运输事业。第一代SST的航速可达2~3倍音速,巡航高度为15000~22500m,载客100~300人。SST的出现,一方面使民航运输的安全与效率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引起争议的环境医学问题。英、法两国曾于1963年成立专门的航空医学组织(Anglo-FrenchConcorde Aeromedical Group)对协和式飞机的环境医学问题进行系统探讨。 表1 环境高度与座舱高度(m)
引自: Manual of Civil Aviation Medicine,ICAO,1974 噪声 SST发动机推力比亚音速飞机大,因此噪声也较大。SST起飞时爬升快,故对机场附近影响范围与亚音速飞机相近(见表2),但仍比DC-10和B-747严重。第二代SST设计将采用可变机翼方案,其特点为起飞时可用较小推力产生巨大升力,从而减少噪声; 同时兼顾超音速飞行时减少空气阻力以降低飞机耗油量的要求,因此可采用噪声较小的发动机。此外,还可进一步研制推力大而噪声小的新式发动机,克服协和式飞机的缺点,并继续提高速度和载重量。 动力噪声 为速度增大时,机身表面与空气摩擦而产生的噪声。在巡航高度上,空气密度小,动力噪声也因表速受到限制而减弱,又因采用先进的隔声技术,遂使舱内动力噪声可保持在旅客舒适的水平。 表2 几种飞机噪声级的比较(单位,EPN dB)
引自: Preston及Lavernhe,1971 动力热 飞行速度为二倍音速时,因气动力加热可使机身外驻点温度达130℃,并向舱内传递。此时仅依靠机舱空调设备已不能满足要求,可使飞机燃料流经空气压缩器进行热交换,以降低送入舱内空气的温度,使黑球温度保持在15~30℃范围,风速则不超过40m/min,舱壁各点的温度保持在15~60℃。也可设计带有夹层的舱壁结构,让气流通过夹层冷却。 臭氧 在SST巡航高度,大气中臭氧浓度约为4ppm。在爬高或以巡航速度飞行时,空调压缩系统之温度为400℃,在0.5秒钟内即可将进入舱内空气中所含之臭氧几乎全部破坏,使座舱内浓度保持在0.1ppm。降低高度时,由于压缩器温度降至300℃,臭氧解离速度减少10%,于是在开始下降之3分钟内臭氧浓度可达到0.25ppm。但这种暴露即使持续数小时,对人体也并无危害。 爆声 SST在巡航高度上作超音速飞行时所形成的激波传至地面时,会产生一种恒定的对地声压,沿航迹两侧20km范围内,可达7.5~10kg/m2。这种激波掠过地面时所引起的轰鸣声称“爆声”,或称“音爆”,虽不足以对人体造成病理性损害,但严重干扰日常生活。对此采取的主要防护措施为规定超音速飞行高度不得低于9km。 ☚ 直升机医学问题 民用航空飞行人员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