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恤品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恤品路金代区划名。亦称苏滨、苏濒、速频、恤频路等。以境内的苏滨河(今绥芬河)得名。金太宗天会二年(1124),以耶懒路都孛堇所居地瘠,遂迁于此。置万户。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罢万户,改置节度使,正式建路。世宗承安三年(1198),设节度副使。治所在今苏联滨海边区乌苏里斯克(双城子)。隶上京路。辖境西起今完达山脉,东抵日本海,西南接合懒路,北至斡可阿怜千户(今哈巴罗夫斯克,即伯力)。东夏国(1215—1233)改曰率宾路。国亡,废。 恤品路 恤品路金国设置的一级行政区。《金史·地理志上》:“恤品路: 节度使。辽时,为率宾府,置刺史。本率宾故地,太宗天会二年 (公元1124年) 以耶懒路都孛堇所居地瘠 (ji),遂迁于此。以海陵例罢万户,置节度使,因名速频路节度使。世宗大定十一年 (公元1171年) 以耶懒、速频相去千里,既居速频,然不可忘本,遂命名石土门亲管猛安曰押懒猛安。承安三年 (公元1198年),设节度副使。” ☚ 叙州府 宣州 ☛ 恤品路金、元地方政区名。恤品,辽及其以前作率宾,又作速频、苏滨,今作绥芬,皆为同音异译。因境内有率宾水(今绥芬河)得名。本为率宾国地,渤海与辽在此设率宾府。金太宗天会二年(1124),以耶懒路都孛董所居地瘠,迁其部于此,更名。海陵王(1149—1161)例罢万户,置节度使,称速频路节度使。承安三年(1198)又设节度副使。辖境东抵日本海,西隔完达山脉与胡里改路相邻,南至图们江附近与合懒路毗连,北去2000华里至斡可阿怜千户(或说地在今绥芬河中下游流域,清文献误考其地在今吉林省吉林市西南)。治所在双城子(前苏联沿海州乌苏里斯克)。属上京路,相当于节度州。蒙古汗国于癸巳岁(1233)取此。初因金旧,路岁向蒙古人纳白布千疋。后路废。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复设恤品路,置宣抚司。约在至元四年至二十三年(1267—1286)间,路又废,地入开元路。皇庆元年(1312),松花江以东至海地自开元路划出,置水达达路,其地归水达达路管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