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恒定刺激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恒定刺激法又称“正误法”或“次数法”。心理物理学方法之一。选用少量的(一般为5—7个)从低于到高于阈限的系列刺激(这些刺激在整个测定阈限的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以随机的方式向被试呈现。每个刺激呈现的次数不能少于10次且要相等,每次呈现都要求被试报告是否觉察到刺激或刺激间的差异。根据被试多次反应的数值的百分率(一般为50%),计算出被试的感觉阈限。 恒定刺激法 恒定刺激法method of constant stimuli心理物理法之一。此法只用少数几个(5~7个)刺激,且这几个刺激在整个测试过程是固定不变的。若以此法测定绝对阈限,则首先从感觉到和感觉不到之间选定5~7个等距的刺激强度作为刺激。然后向被试随机呈现,依被试报告的“有”或“无”的次数求出各个刺激的百分比,以此来计算50%有感觉,50%无感觉的那个刺激强度。这个刺激强度就是绝对阈限。若以此法测定差别阈限,则首先确定一个能被感觉到的某刺激强度为标准刺激。然后,从标准刺激的强度上下一段间距中确定5~7个比较刺激。一般从95%以上感觉到与标准刺激有差别到完全感不到差别的范围来选取。其次让被试随机地以各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进行比较。依被试报告的“大于”、“等于”和“小于”的各比较刺激的数据,计算出50%次被判断为大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强度,此即为上限,计算出50%被判断为小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强度,此即为下限。上限和下限分别与标准刺激之差,分别为上差别阈限和下差别阈限。上差别阈限和下差别阈限的平均值,即为绝对差别阈限。绝对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的比值即为相对差别阈限。 ☚ 黑林错觉 横竖错觉 ☛ 恒定刺激法 恒定刺激法method of constant stimulus亦称“次数法”、“正误法”。德国费希纳提出的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是测量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其他一些心理量的主要方法之一。采用该方法测定感受性时,一般只使用少数几个刺激(通常由5~7个组成),并且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刺激的最大强度要大到它被感觉的概率达到95%左右,刺激的最小强度要小到它被感觉的概率只在5%左右。各个刺激之间的距离相等。用恒定刺激法测定感觉阈限时,刺激的呈现是随机的,每呈现一个刺激只要求被试答“有”和“无”或“轻”和“重”等,然后按照被试对不同刺激回答的“有”和“无”或“轻”和“重”次数计算阈限值。 ☚ 传统心理物理法 次数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