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蠃读蜗螺 (wō luó)
【蜗蠃】钉螺。
例 蜗蠃主治烛馆,明目下水。(李时珍《本草纲目 ·卷四十六·介部》引《明医别录》)
译文 钉螺主治眼白翳,有明目泻水的功效。
按 蜗蠃是叠韵 (歌部) 联绵字,与下列联绵词声转义通:
(1) 蠃蠡、蠃。 《淮南子·俶真训》: “蠃(蠡) 瘉烛睆。”高诱注: “蠃蠡,薄蠃也。” 《太平御览·九百四十二·鳞介部十三·螺类》引作“蠃瘉烛睆”。 高诱注: “蠃, 细长蠃也。”此高注实为许慎注,见《一切经音义》卷二十。
(2) 蜗篱。《读书杂志· <淮南内篇〉》引《名医别录》 曰:“蜗篱味甘无毒, 主烛馆, 明目。”王引之说: “蠃、 蜗篱并与蠃蠡同。” (同上)钱绎说: “蜗篱即蠃, 亦即蠃蠡也。”(《方言笺疏》卷五)
(3) 蜗螺。《说文·虫部》: “蜗,蜗蠃也。”王筠说: “蜗蠃之蠃, 今作螺。” (《说文释例》卷十)蠃
螺古今字。
又《广雅·释鱼》:“蠡蠃、蜗牛、螔蝓也。” 王念孙 《疏证》: “《尔雅》: ‘蚹蠃、螔蝓。’ 郭璞注云: ‘即蜗牛也。’ 《说文》: ‘蜗, 蠃也。’ ‘蠃, 虒蝓也。’ ……又转而㒒累。《中山经》:‘青要之山, 南望渚, 是多㒒累、蒲卢。’ 郭璞注云: ‘㒒累,蜗牛也。’”按 《说文》将蜗蠃、虒蝓分为二条说解,疑非一物。《说文》蜗蠃应连篆读,王筠 《说文释例》卷十就是这么读的(参见上文),孙星衍覆刻本也是这么校读的。“蠃,虒蝓也。”《说文·虫部》本作“蝓,虒蝓也”。但 《说文》 “蠃”字下有“一曰虒蝓”的说解, 疑为后人所加。 㒒累 (蚹蠃)、 虒蝓 (螔蝓),郭璞注作蜗牛。蜗蠃则不是蜗牛。李时珍说: “《别录》 曰:‘蜗蠃生江夏溪水中,小于田螺,上有稜。’ 时珍曰: (蜗蠃) 处处湖溪有之,江夏汉沔尤多,大如指头,而壳厚于田螺,惟食泥水。……清明后,其中有虫,不堪用矣。” (《本草纲目 ·卷四十六·蜗蠃》) 中药名称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者甚多。依 《别录》及李时珍说,参合 《说文》说解和 《淮南子·俶真训》许慎注:“蠃, 细长蠃也。”则蜗蠃为湖区的钉螺无疑, 非蜗牛。
古音蜗属影母歌部, 螺、 蠃、 蠡、篱、皆属来母歌部。 歌部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