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总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总兵 总兵官名。明代遣将出征,始立总兵官、副总兵官之名。以后军务日繁,总兵官统军镇守,遂成一方武官重职。 ☚ 玉田县 羯鼓 ☛ 总兵 总兵总兵官的简称,武将名。明代始以遗将出征立总兵官、副总兵官之名,但后来总兵官统兵镇守于地,或提督军营,遂成了独撑一方的武官要职。据《明史·职官志五》:总兵官、副总兵等无品级、无定员,“凡总兵、副总兵率以公、侯、伯、都督充之。”然小说中在周秀(守备)未升职前,常称他“总兵”,显是附会。(第二十九回) ☚ 提刑所掌刑 三台八位 ☛ 总兵【同义】总目录 总兵镇军镇台总爷总镇 率领 率领率(率俾;将率) 统(统纪) 帅提 挈 带领 押引 将带 ☚ 带领 统领 ☛ 总兵官职名。明制,镇守一方或分守一路的武职官员为总兵。其上加提督、提调、巡视、备御、领班、备倭等衔。皆随事立名。初为出征命将临时差遣之称,后渐成常驻之官。总兵挂印称将军者,云南为征南将军,大同为征西将军,湖广为平蛮将军,两广为征蛮将军,宣府为镇朔将军,甘肃为平羌将军,宁夏为征西将军,延绥为镇西将军。其他总兵皆不带将军。清代总兵为绿营兵的高级将领,仅次于提督,为正二品。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之各协。又称总填、镇台。总兵直辖的营兵为镇标。 总兵官名。明初为差遣的统兵官。无品级、无定员。遇到战事,佩将印出兵.事完缴还。后渐成为镇守边区的常驻武官。清代为绿营兵高级武官,受辖于提督,统领本镇军务,又称总镇。京城步军统领下也设左、右翼总兵。北洋海军提督也设总兵。 总兵官名。明代镇守边地的有总兵、副总兵,无定员,驻守一方的称镇守,分驻 一路的称分守,驻地称镇。有战事,总兵佩将印出征,事后归还,后渐成常驻武官。清代于绿营兵中置,受提督节制,掌本镇军务,又称总镇。京城步军统领下设有左右翼总兵。 总兵官职名。明制规定,镇守一方或分守一路的武职官员为总兵。遇有战事,总兵官佩将印出兵,事毕缴印回任。其后,置总兵官统兵镇守边区、要地,渐成一方的常驻重要军职。总兵官省称总兵,副总兵省称副将。清代置总兵为绿营兵的重要长高,受各省提督节制,为镇之主将,掌管本镇军务,故又称总镇,其直辖之绿营兵称镇标。副总兵称副将,双称协镇,其所辖之绿营兵称协标。此外,京师中于步军统领下亦置左右翼总兵 总兵zong bing【旧语】commanding officer of garrison troops or of an area 总兵官名。明洪武二年(1369)始设。初为差遣之官,遇有战事,被任总兵、副总兵者佩印出兵,事毕缴印卸职,因事权最重,率以公、侯、伯、都督充任,无品级;无定员,位在尚书之上。后渐变为常驻武官,设总督后,秉奉约束,秩位大为下降,往往以流官充任。清袭明制,为绿营兵高级武官,受提督节制,掌理本镇军务,又称为总镇。京城步军统领之下亦设左右翼总兵之职。 总兵武官名。明代遣将出征,始立总兵官、副总兵官之名。总兵备将印出兵, 事毕缴还。本属差遣之职, 无品级,无固定成员。以后军务日繁,总兵官统兵镇守,遂成为指挥一省、一个地区或一个兵团的主将。清代沿置,为绿营兵的最高武官,受提督节制,掌理本镇军务。总兵所辖的部队称为镇;又清代提督九门巡捕五营步军统领之下所属步军左右两翼亦以总兵为主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