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惊风针灸治法
急惊风,又名“惊厥”、“抽风”,古代也称“惊痫”、“风痫”。以突然抽搐、发热或伴神昏为主症的证候,可单独发生,也可伴见于多种疾病之中,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7岁以上则逐渐减少。本病多由外感风热时邪,或内蕴痰热,陷于厥阴,引动肝风,风盛则动,或逆传心包,神志受蒙而引起,但也有因小儿神气怯弱,元气未充,受了惊吓而引起的。本证常见于小儿发热、脑膜炎、脑炎、血钙过低、脑发育不全和癫痫等疾病中。病势凶险,变化迅速,针刺对惊厥的缓解具有较好的效果,但须查明病因,采取综合措施。
急惊风属于实证、热证,在惊厥发作之前,常有发热,呕吐,烦燥,摇头弄舌,时时惊啼或昏沉嗜睡等先兆,但为时短暂,旋即高热,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目睛上视,牙关紧闭,喉间或有痰涎,甚至昏迷。治宜开窍泄热,镇惊熄风。用督脉、手厥阴、足厥阴、足阳明等经穴。如百会、印堂、人中、中冲和涌泉等用以开窍醒脑;大椎和风池等用以缓解项背强直;颊车和地仓等用以治疗牙关紧闭;合谷和太冲等用以止抽搐,泄邪热。一般用毫针行泻法,或用三棱针刺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