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acute myelitis又叫急性非特异性脊髓炎,系神经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多数认为系由病毒或病毒感染后的自体免疫反应或其他中毒、过敏等原因引起。病理改变有以软脊膜和脊髓周边部白质的炎症、变性为主;有的以脊髓中央灰质病变为主,以神经细胞肿胀变性为特点;有的呈横贯性脊髓损害。病变范围可累及脊髓全长或某些节段。临床表现多在脊髓症状出现前有发热、周身不适、伤风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之后可出现背痛、腹痛、束带感等神经根刺激症状。然后突然出现肢体无力、运动障碍、感觉减退或缺失、大小便障碍等症状,数小时至1~2日达到高峰。此种脊髓病变范围程度不一,临床表现有差异,可分为横贯注性脊髓炎和上升性脊髓炎等。治疗: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用中药;控制感染、对症;后期行功能锻炼、物理疗法等。 急性脊髓炎非特异性横贯性脊髓炎症。急性起病前可有上感、腹泻、发热等感染史,主要表现为脊髓节段平面以下的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和无汗,皮肤水肿或干燥、脱屑。应加强护理,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等神经营养剂、抗菌素治疗,注意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急性期后可行针灸、按摩。 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急性脊髓炎是脊髓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病因未明,可能是由于某种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变多累及脊髓的胸段。脊髓膜充血、混浊、肿胀发软。切面可见脊髓的灰质和白质分界不清,有点状出血。显微镜下观察,脊髓膜有炎症细胞浸润,初为中性白细胞,后为淋巴细胞。神经细胞肿胀,尼氏体溶解,血管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严重者脊髓软化、坏死。慢性期,神经细胞萎缩、脱失,神经纤维髓鞘脱失、轴突变性,神经胶质增生。 患者无性别差异,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中年为多。发病急剧,多在数小时到1周内发展到最高峰。可先有发热、不适等全身感染症状,有的可先出现疼痛或束带感等神经根刺激症状;继而突然出现肢体瘫痪,初期肌张力松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无病理反射,称为脊髓休克期。脊髓休克期大约持续2~3周,此后,炎症脊髓节段以下的肢体则逐渐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体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有病理反射。如果脊髓的炎症比较广泛,累及胸、腰、骶段,脊髓休克过后,下肢仍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与肢体瘫痪的同时,病变水平以下的深浅感觉减退或消失。如脊髓炎症在腰骶段以上,初期表现为尿潴溜,脊髓休克期过后,出现反射性排尿,膀胱有少量尿液时(约100~200ml)即可引起排尿。如果脊髓管理尿便的中枢受累,初期也出现尿潴溜,但过后不能形成反射性排尿,而出现尿淋漓失禁。受累水平以下无汗,皮肤干燥,有时出现水肿。腰穿检查椎管一般通畅,偶有因脊髓肿胀而致梗阻。脑脊液有的正常,有的淋巴细胞和蛋白量轻度增加。 少数患者的病变范围迅速向上扩延,症状和体征也相应地迅速上升,甚至到达颈段和延髓而危及生命,称为上升性脊髓炎。 轻型经治疗后6~8周内即可恢复。恢复越晚,恢复的程度越小,完全恢复的可能性越少。 脊髓炎的诊断要点是起病急剧,出现脊髓横贯性运动、感觉和膀胱直肠障碍。需和脊髓硬膜外脓肿鉴别。 治疗以激素为主,急性期可用氢化可的松每天200~300mg加入5~10%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1~2周后改为强的松口服,每次10mg,1天3次。在尿潴溜期间,要无菌导尿,预防尿路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预防褥疮。有呼吸肌麻痹者要用呼吸机。恢复期勤做肢体按摩和被动运动。逐渐加强锻炼。亦可用针刺、理疗或医疗体育。 ☚ 脊髓疾病 脊髓灰质炎 ☛ 000116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