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忻口战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忻口战役 忻口战役是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国民党军队在忻口地区粉碎日军进攻的防御战。1937年7月底,日军占领平津后,分三路沿平绥、平汉、津浦路进犯,以夺取山西为作战目标。10月初,日军沿同蒲路和正太路南北夹击太原,中国军队在第二战区副司令卫立煌率领下,在晋北的忻口和正太路要塞娘子关布防。10月13日,坂垣征四郎指挥日军第五师团和关东军第一、第十二师团及特种部队7万多人,在晋北会合后沿同蒲路南下,企图占领山西。卫立煌指挥16个师的兵力分成3个集团军,在以忻口为中心的两侧山地抵抗,主阵地是忻口以北的龙王堂、南怀化、大白水、南峪一线,顽强抗击进攻的日军。本日,日军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向忻口主阵地发动猛攻。中国守军与日军在南怀化、红沟反复血战,白刃肉搏,阵地多次失而复得,第九军军长郝梦龄、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以身殉国,两侧山地的中国守军与日军展开激战。朱德率八路军主力向灵丘、广灵、代县等敌后进军,不断袭击日军交通线和后方目标,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重创日军,一二○师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击毁日机24架,有力地配合了忻口正面战场的防御战。忻口战役,双方相持20日之久。由于日军敌二十师团等部于26日占领娘子关。30日,日军发起反攻,占领阳泉、平定,使忻口腹背受敌,中国守军伤亡惨重,向西撤退。31日,蒋介石急调汤恩伯部参战。11月1日,阎锡山看到战局不利,令卫立煌率部队撤退,全力防守太原。11月2日晚,卫立煌率军向指定地区转移,忻口战役结束。忻口战役共歼灭日军3万余人,推迟了日军对太原的进攻。 忻口战役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山西忻口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役。1937年9月下旬平型关战斗以后,日军华北方面军第5师团和关东军第1、第11旅等部共5万余人,从山西北部向忻口、太原进犯。中国军队集中第6、第7、第14、第18集团军共8万人,在忻口组织防御,前敌总指挥为第2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10月1日,日军沿代县至原平公路发起进攻,守军第19军坚守一周。9~11日,日军攻占崞县、原平,又集中兵力于同蒲路左侧实施猛攻。第14集团军在忻口以北顽强抗击,从13日到18日,顶住了日军的进攻,并歼灭日军约2万人。与此同时,第18集团军主力向灵丘、广灵、代县、崞县敌后进军,袭击日军交通线和后方目标。19日夜,第129师第769团1个营袭击代县阳明堡机场,毁日军飞机24架。第18集团军在敌后作战,迫使日军抽调一部兵力回援,策应了忻口正面的防御作战。11月初,另一路日军由晋东向太原进攻,娘子关一线防御告急,防御忻口的部队调第6集团军去晋南组织防御,卫立煌遂下令于11月2日撤离忻口阵地退往太原。8日夜,日军突入太原,战役结束。 忻口战役 忻口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为阻击日本侵略军进攻太原,在山西忻县以北忻口组织的一次战役。1937年10月,日军从茹越口突破晋北防线后,由板垣指挥第五师团、关东军第十一、十二师团等部,向忻口、太原进犯。国民党军队八个军又三个师在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的指挥下组织了这次战役。10月14日,战斗打响。日军在大量战车、火炮、飞机配合下,向忻口防线的南怀化地区发起猛攻。中国军队进行了英勇抵抗,战斗十分激烈。国民党政府军第九军军长郝梦龄、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独立第五旅旅长郑廷珍为国捐躯。第十八集团军在朱德指挥下,积极配合忻口抗战。日军在忻口受阻后,遂决定加强晋东攻势,并猛攻井陉、旧关。26日,娘子关失陷,使忻口防区腹背受敌。11月2日,忻口国民党政府军奉命撤出阵地,去协助固守太原,忻口战役结束。这次战役和日军相持近20天,歼灭日军2万余人,一定程度上迟滞了日军侵略的步伐。 ☚ 庐山军事会 沪宁北伐义勇军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