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忠烈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忠烈祠

忠烈祠

位于城东1公里处的逯家庄,现存祠堂和院落。院为长方形,内有公孙杵臼祠堂,神台木阁内塑有公孙杵臼夫妇像。祠堂正南200米处有墓区,立有明正德十一年(1516)刻“晋义士公孙杵臼墓”碑一通。公孙杵臼,春秋时晋国人,赵盾的门客,因救赵氏孤儿而流名千古。元杂剧作家纪君祥创作《赵氏孤儿》杂剧传写此事。相传公孙杵臼是忻州人,故立忠烈祠以纪念。

☚ 元好问故里   2. 代县 ☛
忠烈祠

忠烈祠

位于衡山香炉峰下,距南岳镇7公里。始建于1939年,1943年竣工,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而建。忠烈祠仿南京中山陵开阔式建筑群模式,座南朝北,依山势布局,前低后高,左右对称,东西宽60米,南北纵深240米,数百级花岗阶梯,将牌坊、上下大殿、炮塔和纪念碑连成一气。牌坊古色古香,五颗像炸弹式的“七·七”纪念碑巍然矗立,象征汉、满、蒙、回、藏各民族联合起来抗日。中厅为过厅,厅后269级石磴直通大殿。大殿采用民族宫殿形式,顶盖蓝色琉璃瓦,四面砌有石栏杆,显得非常大方、庄严。祠的两厢,有两座万人塔、13座坟冢,安葬着抗日时期第九战区的阵亡将士。祠的附近,有南岳树木园,遍栽花木,芳香扑鼻。祠外苍松翠柏,绿荫遍地,游人登山时,可在此停留歇息。

☚ 黄庭观   磨镜台 ☛
忠烈祠

忠烈祠

位于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赫石坡。原为岳王庙,始建年代不详。现祠为1939年建,以纪念国民革命军第四路军抗日阵亡将士,并改现名。占地面积303.5平方米。坐西朝东,砖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建筑面积135平方米。内柱、廊柱均为花岗岩质,琉璃瓦歇山顶,空花脊饰,宏伟壮观。祠内悬挂“允武且仁” 匾,谭延闿撰,刘建绪题款。祠正面石柱上和祠内刻有对联多幅。2003~2005年修复。新建爱国诗词碑廊,设湖南抗战陈列展。

☚ 岳王亭   陆军第七十三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 ☛

忠烈祠

忠烈祠

中国规模最大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陵园。位于衡山风景名胜区南岳镇延寿村西北罗家湾,居香炉峰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0—1943年建。1953、1966年遭毁损。1982年始修复。占地面积0.17平方公里。建筑仿南京中山陵形制。坐西北朝东南,石木结构,依山而建,按前低后高地形布局,由牌坊、“七·七”纪念塔、纪念堂、“安亭战役” 纪念亭、享堂组成,建筑面积882平方米。四周群山环绕,松青柏翠,庄严肃穆。牌坊一列拱门三孔,花岗岩方整石墙体,琉璃顶。中拱上方嵌“南岳忠烈祠”汉白玉竖额,为薛岳书。纪念塔以5颗倒立炸弹造型,象征汉、满、蒙、回、藏各民族联合共同抗日。纪念堂面阔三间。门额原为林森题,屈武补书。明间正中竖汉白玉碑,高约6米,上刻 “南岳忠烈纪念堂碑记”,薛岳撰文。纪念堂与享堂间以276级花岗岩石磴相接,中辟草地,用白色大理石铺就 “民族忠烈千古”六个大字。享堂为祠院主体建筑,琉璃瓦歇山顶,两侧出平顶,宽敞高大,四周绕以石栏。檐下悬“忠烈祠”金匾,款署“蒋中正”。碑、踏步和各厅的外墙均以乳白色花岗石砌成。堂内汉白玉石祭台中置“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牌,左右分列第一、第三、第九战区22次战役阵亡将士神位22座。厅中24块白色石碑双面分刻,除《总理遗嘱》和国民党要员题词外,余为张自忠、郝梦龄、佟麟阁、郑作民、赖传湘、戴安澜、章亮基、孙明瑾、彭士量等37位殉国军官的灵位。祠外山头上分布着74军、60师、140师等阵亡将士公墓7座和郑作民、孙明瑾、彭士量、罗启疆等将军个人墓葬12座。其中最大的一座公墓中安息着2128位民族英烈。路旁有一石碑,高1.65米,宽0.47米。正背面刻“游人到此,脱帽致敬”八字。“忠烈祠之伟” 为南岳建筑 “四杰” 之一。

☚ 华严湖   南岳树木园 ☛

忠烈祠

Valhalla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3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