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和房室增大的表现
心脏增大可以是一个或几个心腔的增大,四个心腔全部增大则为普遍增大。心房增大几乎都不引起明显的心肌肥厚,而较快地引起心腔的扩张。心室的增大包括心肌肥厚和心腔扩张,前者是对压力或阻力负荷的反映,后者为流量或容量负荷的反映。两种不同的负荷因素和心肌本身的病变都可以引起心脏(心室)的肥厚和扩张,达到一定程度时X线才有异常表现。典型的或单纯者可以区别肥厚、扩张,事实上二者常混合存在,鉴别较困难,X线诊断一般统称“增大”。
左心房增大: 左心房位于心脏后上方,增大首先向后、向上,继之向左、右膨凸。X线表现右前斜位或左侧位服钡剂后食管中段(略偏下)的限局性压迹和移位。左前斜位心后缘上部左心房段膨凸,与左主支气管间的透亮带消失,增大显著者可压迫左主支气管上抬移位、变窄。后前位相食管和左主支气管移位,隆凸角度开大。向右膨凸时心脏右缘呈双重密度或双重边缘或超出其外缘。向左膨凸表现为左房耳部的膨凸。上述征象常以两种或多种不同组合出现,最常见的如左房轻度增大可呈现食管压迹而无移位,食管压迹有轻度移位(止于胸椎前缘)者为中度增大,明显移位(超过胸椎)者为重度增大。
右心房增大: 右心房位于心脏右缘居中偏后,增大一般始自小梁部向后前上方膨凸,继之向后体部增大。后前位右心缘向右膨凸,尤其上段(耳部)向上膨凸,相反搏动点上移,右房/心高比值>0.50。左前斜位心前缘上段向上(或下)前膨凸,该段(耳部)延长,有时与下方心室部分呈“成角”现象。右前斜位心后缘下段(心房体部增大)向后弧形膨凸,不引起食管移位。上、下腔静脉扩张常是右心房增大的间接征象。上述征象以右心缘中上段的膨凸、相反搏动点上移和右房/心高比值>0.50为右房增大较敏感的征象。巨大右心房增大(如Ebstein畸形),可占据心影大部分,心房耳部甚至可凸出于左心缘。
左心室增大: 左心室位于心脏左后方,增大一般始于流出道,故先向左下,继之流入道增大向后上膨凸。后前位左室段延长,心尖下移,相反搏动点上移。如以肥厚为主时左室段向左膨隆心尖圆凸、上翘。左前斜位心后缘下段向后下膨凸、延长,心室间沟向前移位,心后间隙缩小。左侧位心后缘下段向后膨凸,如超过下腔静脉后缘1.5mm,可认为左室增大。由于左室增大,心脏向右呈顺钟向转位,心脏呈“主动脉”型。上述征象以心尖部下移或(和)左心室段圆隆是左心室增大的轻度早期征象。但某些轻度左室增大,X线可无任何阳性征象。
右心室增大: 右心室位于心脏前方居中偏左。右室增大一般始于流出道,故先向前、向左上,继之流入道增大向下膨凸。后前位心尖上翘、圆凸,肺动脉段及其下方“圆锥部”膨隆。左前斜位心前缘下段(心室段)向前膨凸,相反搏动点上移或(和)心室间沟向后上移位,心室的膈面延长,心前间隙下部缩小。侧位心前缘前凸,与胸骨的接触面增大。右前斜位心前缘肺动脉“圆锥部”明显膨凸,反映流出道漏斗部的增大。肺动脉段凸出,主肺动脉干扩张,为右室早期增大的间接征象。右心室增大,心脏向左呈逆钟向转位,心脏呈“二尖瓣”型。上述征象以心尖部上翘、圆凸,侧位心前缘向前隆凸及右前斜位肺动脉“圆锥部”的膨隆,为早期右室增大的重要征象。肺动脉段膨凸虽然是间接征象,但在反映右心室 (流出道)增大及与左心室增大的鉴别上有较大的意义。以肥厚为主的右室增大(如法乐四联症),心尖上翘、圆凸、心腰凹陷,拟似左室增大,应加注意。
由于不同数目和程度的心腔增大,彼此间的相互关系及心脏旋转因素等,可使心脏外形呈现多种程度不同的

各种心影外形示意图
a.“二尖瓣”型 b.“主动脉”型; c. “二尖瓣”-“主动脉”型 d.“普遍扩大”型 e.其他(“怪异”型)
变化,见图。常见有:“二尖瓣”型: 两心缘向外膨隆,肺动脉段-心腰部凸出,主动脉结缩小或正常,状如立卵或梨形,通常反映右心负荷或以其为主的心腔变化,常见于二尖瓣疾病、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等。“主动脉”型: 左心缘向外膨凸,肺动脉段-心腰部凹陷,主动脉结凸出,状如横卵。通常反映左心负荷或以其为主的心腔变化,常见于主动脉瓣疾病、高血压、冠心病或心肌病等“普遍增大型”: 心脏比较均匀地向两侧增大。肺动脉段平直,主动脉结多属正常,常状如球形或烧瓶,为左右心双侧负荷增加的心腔变化,或为心包病变等心外因素所致。常见于多瓣膜疾病,累及全心的心肌损害和大量心包积液等。“移行”型:如“二尖瓣-主动脉”型,“主动脉-普遍增大”型,“二尖瓣-普遍增大”型等。
以上各型仅是对心影外形的描述,并不代表具体的心脏病。同时,有一些心脏大血管疾病的心影外形,并不能完全归入上述类型。某些同一种类心脏病的心影外形变化并不一定都是典型的。
尤其在显示增大心腔的膨凸方向、相互的空间关系方面X线检查是主要方法之一,但也有它一定限度。例如对轻度的左或右室增大或向心性肥厚等。某些病例心电图示有左或右室高电压或肥厚,而X线检查可无阳性征象。相反,心室增大的X线征象已很明显,但心电图不一定有阳性发现。超声心动图可以直接测量心腔的内径,在“定量”诊断及重复对比方面,有较大的优越性。三种方法如能互相结合,更有利于提高诊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