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心肌炎
心包心肌炎是指心包和心肌同时发生炎症,多属急性。引起心包心肌炎的原因主要有:
❶感染,包括病毒、细菌、霉菌、立克次体等;
❷风湿病;
❸结缔组织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❹过敏性疾病如血清病等,其中以病毒感染最为重要。各种病毒感染中又以柯萨奇B组,流感A组或B组病毒最为多见,故一般提及“心包心肌炎”时常指此类感染。
心包心肌炎的表现实际上为急性心包炎与急性心肌炎二者的结合。出现心包摩擦音或心包积液的症状和体征时可赖以诊断心包炎,心电图和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以往无心脏病者感染后出现心动过速、三音心律、心脏杂音、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可诊断为急性心肌炎,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包心肌炎一般病情不重,经过支持治疗后可以恢复,但也有少数重症病人,心包积液、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表现显著而须积极治疗,除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外,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可能减轻症状。少数病人在急性期后可有粘连性心包炎和慢性心肌炎。引起缩窄性心包炎者极罕见。风湿性心包心肌炎多系风湿热的严重患者(见“风湿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