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邱清泉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邱清泉
邱清泉
邱清泉1902——1949字雨庵,浙江永嘉人,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 生。8歲讀私塾,10歲入基聖小學堂,14歲入高等小學堂。1917年畢業,並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學。1921年畢業。1922年考入上海大學社會學系。1924年夏,考入黄埔軍校第二期工兵科,1925年9月畢業,任少尉排長。1926年5月,任軍校第五期入伍生工兵營上尉連長。1927年黄浦軍校遷武昌,轉任軍校工兵大隊第一隊隊長。寧漢分裂時,參加孫文主義學會。1928年1月,任第九軍第三師少校营長;8月參加龍潭戰役。1929年轉任第二師中校營長,在開封、鄭州一带参加討馮之役。1931年任第十師上校團長。1933年升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政治訓練處少將處長。1934年6月,派往德國留學,先入工兵專門學校。次年10月,入柏林陸軍大學。1937年5月歸國,任教導總隊少將參謀長。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參加南京保衛戰。1938年3月,任第二○○師副師長,參加蘭封之役和信陽之役; 10月第二○○師擴编為第五軍,升任該軍第二十二師師長。1939年6月,授陸軍少將; 12月參加桂南昆侖大戰。1940年5月,任第五軍副軍長;9月調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參議。1941年3月,轉任軍訓部第十六補充兵訓練處處長兼重慶第三警備區司令。1942年調任西安陸軍軍官學校第七分校副主任。1943年1月,第五軍擴编為第五集團軍,任第五軍軍長。1945年1月,參與打通中印公路。1946年3月,第五軍調往華中,率部赴蘇北、魯南、魯西、冀南、魯中、河南、安徽一帶,與中國人民解放軍作戰,1948年9月晉授陸軍中將; 同月第五軍擴编為第二兵團; 10月任第二兵團司令官,兼整编第五師師長;11月赴徐州,參加淮海戰役。1949年1月10日在蕭縣西南張廟堂附近身亡。年47歲。國民政府追赠為陸軍上將。 邱清泉1902~1949国民党军将领。浙江永喜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曾任国民党军队第2兵团司令。1949年1月在淮海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击毙。 邱清泉 邱清泉原名青钱,字雨庵,浙江永嘉人。生于1902年3月6日。早年曾入私塾,后曾就学于县立高小、省立第十中学。1922年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1924年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工兵科,不久参加平定商团的叛乱。1925年参加第一、二次东征,任工兵营第三连排长、连长。1927年赴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任工兵大队第一队队长。宁汉分裂后去南京,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训练处科员,后升任侍从室副官。1928年1月任第九军第三师补充团营长,参加龙潭战役。中原大战后,升任第十师第五十九团团长。1932年任豫皖鄂三省“剿匪”军总司令部政训处科长。1933年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政治训练处处长。不久兼任复兴社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分社书记。1934年7月去德国,入工兵专门学校。1935年10月留学德国柏林陆军大学,研究机械化部队战术。1937年5月回国,任中央教导总队参谋长。1938年3月任第二○○师副师长兼突击军司令,5月率机械化纵队参加兰封战役,9月参加信阳战役,10月任第五军新编第二十二师师长。1939年6月24日任少将。1939年12月在昆仑关附近大败日军。1940年5月升任第五军副军长。9月任蒋介石侍从副官参议,不久调任军训部第十六补充兵训练处处长兼重庆第三警备区司令。1942年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副主任。1943年1月28日任第五军军长。后在滇西会战中,击败日军,攻克龙陵。1947年任整编第五师师长。1948年5月在豫东战役中因未救助区寿年部,被蒋介石申诫,返回乡里。不久,任第二兵团副司令官。1948年9月22日任中将。同年10月任第二兵团司令长官。不久在淮海战役中,作战失利,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于陈官庄附近。1949年1月10日在突围时身亡。后被追赠为陆军上将。著有《教战一集》《教战二集》《军队生活教育》 等。 ☚ 邱润容 邱楠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