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心内膜垫缺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心内膜垫缺损endocardial cushions defect系一种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心内膜垫是胚胎的结缔组织,参与形成心房间隔和心室间隔的膜部以及二尖瓣和三尖瓣的瓣叶和腱索。此垫缺损最轻者可形成第一孔未闭型心房间隔缺损,最重者可引起房室道共存;此种病人尚可伴有其他畸形;可有左至右分流、房室间返流及房室间交叉分流等;病人多发育极差,心脏检查可有多种体征。X线、超声、心脏导管等检查均有助于诊断。可手术治疗。 心内膜垫缺损endocardial cushion defect为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它可造成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及房室共道永存,后者有左向右分流、房室间返流、房室间交叉分流等。临床易早期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尖区可有收缩期粗糙杂音。右心导管易自右房直入左室。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亦有助诊断。预后差,手术死亡率高。 心内膜垫缺损 心内膜垫缺损心内膜垫缺损是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房室共道永存时心脏大血管内血流情况示意。图示第一孔型心房间隔缺损、高位心室间隔缺损、二尖瓣前瓣叶和三尖瓣隔瓣叶缺损,造成房室间的沟通和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不全,左心房、室的动脉血经房室间的沟通分流入右心房、室,与后者的静脉血混合进入肺动脉。左、右心室血液分别返流入左、右心房(与第8页正常者图比较)。 房室共道永存的病人,心房间隔和心室间隔膜部均有缺损而连成大缺损,二尖瓣前瓣叶和三尖瓣隔瓣叶畸形,或二尖瓣和三尖瓣合并成为一个房室瓣,并有房室瓣关闭不全,左心室流出道常狭窄。因此病人不单有左至右分流,而且还有房室间返流,甚至造成心房和心室间交叉分流,如心室舒张期左心房血液流向右心室,收缩期左心室血液流向右心房。缺损甚大或伴有肺循环阻力增高、肺动脉高压时,可发生双向分流,常为在心房水平有左至右分流,心室水平有右至左分流。本病还常伴有其他畸形,如双侧上腔静脉、肺动脉口狭窄等(图)。 临床表现有乏力、发育不良、易患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等,且常伴有先天性痴呆,有肺动脉高压或合并肺动脉口狭窄者可有紫绀。心尖区可有全收缩期响亮而粗糙的吹风样返流型杂音。X线片示心脏普遍增大,以左心室为主,如有肺动脉高压则右心室增大显著,其他变化类似心房间隔缺损。心电图示P-R间期延长,电轴左偏,右心室肥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左心室肥大。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扩大,心室间隔活动方向反常,二尖瓣前移,其前瓣叶在收缩期中接近三尖瓣前瓣叶而舒张期中则接近心室间隔,左心室流出道狭窄等。右心导管检查示心房、心室水平有左至右分流,心导管极易从右心房直接进入左心室,也可发现右至左分流和肺动脉高压。选择性左心室造影可见造影剂经房室共道流入右心室或右心房,经房室瓣返流入左、右心房以及显示房室瓣的畸形。 本病预后差,多在婴幼儿期即发生心力衰竭或肺动脉高压而出现右至左分流。治疗主要是及早施行直视下修补手术,包括修补房室共道和重建房室瓣(或作人造瓣膜替换术),手术死亡率较高。 ☚ 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 左心室-右心房沟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