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政策
对经济的微观变量发生作用以求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经济政策。微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实现收入均等化和资源有效配置。微观经济政策主要有收入政策即工资——物价政策、福利和教育等公共支出结构政策、利息率结构政策、人力政策、税收结构政策、信贷政策等等。这些政策都可影响到居民的收入,影响到经济的效率。每种政策的不同应用,有时可以提高收入均等的程度,但要丧失一定的经济效率,有时可以提高经济效率,但要牺牲一定的收入均等程度,或者单方面地提高或降低收入均等程度与经济效率。比如: 改变税收结构,停止实行高额的、累进率大的所得税,则可以刺激工作者和投资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效率,但是,这样做将造成收入更大的不平等。在人力政策方面,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打破地区与职业界限,可以创造机会均等的条件,同时也增加了劳动力的竞争性,有利于提高效率。类似地,其他微观经济政策也同样有两方面的作用。微观经济政策不是单独地起作用的,微观经济的政策目标同宏观经济的政策目标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微观经济政策总是同宏观经济政策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