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营养型nutritional types of microorganisms微生物代谢对碳源和能源的需求类型,以有机物质为碳源的称有机营养型或异养型; 以无机碳化物如CO2和CO=3为碳源的称无机营养型或自养型; 以光能为能源的称光能营养型; 以无机物或有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为能源的称化能营养型。 微生物中如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酵母菌、曲霉等能以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如一些糖类、有机酸类为碳源,同时也用作能源。硝化细菌和蓝细菌等以CO2或碳酸盐为唯一碳源,另需其他物质为能源,前者以还原态的无机氮化物、氨、NH+4或亚硝酸为能源,后者则以光为能源,它们的碳源和能源都由两类物质分别提供。 化能有机营养型或化能异养型 是微生物中绝大多数种类的营养方式,它们有些能直接吸收简单有机物质(糖、有机酸、氨基酸、醇等类); 有些分泌水解酶类,分解其周围的复杂有机质成水溶性的简单有机物质然后再吸收,在细胞内一部分经转化作为合成细胞物质的碳架,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作为能源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生成ATP作为代谢活动的有效能量。这类微生物的大部分都能在死的有机物质上生长发育,称腐生型,可以合适的有机物质配制成培养基进行人工培养,如培养酵母菌进行酿造和产生维生素和酵母蛋白,培养产黄青霉产生青霉素、灰色链霉菌产生链霉素以及培养双孢蘑菇生产鲜美的食用菌等。这类微生物中有些种类除需要一定的有机物质供作碳源和能源外,还要提供活体中一些特殊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成分的补充,如致病的脑膜炎双球菌需要从血清或腹水中获得特殊营养才能生长繁殖; 有些种类是严格寄生的,疟原虫需寄生在蚊虫体内转入人体血液内完成其生活史,锈菌和白粉菌等植物病原真菌则依靠各自的专性寄主生活发育。大肠杆菌和镰孢霉等都能在土壤中依赖死有机物作为碳源和能源而生活,前者又能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后者也能在某些植物上寄生,是有机营养型中的兼性寄生型。 光能有机营养型或光能异养型 有机营养型微生物中如深红红螺菌含有菌绿素能吸收光能,在光合磷酸化过程中,生成ATP,供作代谢活动的有效能量,但还需有机物质作为供氢体。这种细菌虽然能利用光能,还原CO2为碳水化合物,但不能用水作为还原CO2的供氢体,必需转化某些有机物质以供氢和提供还原力,如以甲基乙醇为供氢体还原CO2,生成碳水化合物和丙酮。 CO2+CH3CHOHCH3 (CH2O)+CH3COCH3化能无机营养型或化能自养型 这类细菌以氧化它们各自适宜的还原态无机化合物所产生的化学能为能源,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生成ATP,还原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或环境中的碳酸盐为碳水化合物。硝化细菌在氧化氨为亚硝酸,或氧化亚硝酸为硝酸过程中合成碳水化合物,硫化细菌在氧化硫化氢成元素硫,或氧化元素硫或硫代硫酸盐成硫酸过程中合成碳水化合物。一方面是在氧化无机能源物质产生ATP和还原力,另一方面在依赖ATP和还原力还原二氧化碳成碳水化合物,自给碳素营养。 
光能无机营养型或光能自养型 绿硫细菌和紫硫细菌细胞中含有菌绿素,蓝细菌和藻类的细胞中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还原CO2为碳水化合物自给碳素营养,绿硫细菌和紫硫细菌都是厌气性细菌,由所含的菌绿素吸收光能,在光合磷酸化中生成ATP并以H2S作为供氢体和还原力,还原CO2为 (CH2O),H2S被氧化成S或继续氧化成H2SO4,不产生氧。
蓝细菌和藻类与高等绿色植物一样,以光为能源,还原二氧化碳成碳水化合物,从水获得还原二氧化碳所需的氢,并放出氧气。
上述营养型分类,区别了微生物在利用碳源和能源关系上的不同,但绝大多数有机营养型微生物也能吸收利用CO2,如用同位素14C示踪法已证明丙酸杆菌能将CO2结合在丙酸上生成琥珀酸,黑曲霉能将CO2结合在丙酮酸上生成草酰乙酸,
因此有机营养型与无机营养型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只能以无机的CO2或碳酸盐为唯一碳源。有机营养型虽亦能同化二氧化碳,但必须有现成的有机物质作为它们的主要碳源,在氧化这些有机物质中,获得必要的能量。微生物营养型trophic types of microorganisms微生物代谢对碳源和能源的需求类型。以有机物为碳源的称有机营养型或异养型;以无机碳化物如二氧化碳和CO3=为碳源的称无机营养型或自养型;以光能为能源称光能营养型;以无机物或有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为能源的称化能营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