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微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热(热火;热和;热乎;热呼;热忽忽;热乎乎;热呼呼;热蓬蓬) 燠 炅 暍 蒸 炎 暵
干而热:干热
热而湿度大:湿热 燠溽 溽蒸
热而潮湿:蒸湿
闷热而潮湿:蒸溽
微热:温热
热度极高:焦沙烂石 燋沙烂石
极热:炎(炎曦) 熰 火火 滚热 盛热 壮热 高热 狂热 瘅热 滚烫 炽昌 销铄 骄亢 热烘烘热滚滚 热辣辣
极热,温度极高:炀 炽灼 炽热 赤热炙热 焦炎 炎赫 炎炽 熇热
光明炽热:耿烈
像火一样热:火热
像火烫着一样热:灼热
热气大,温度高:沸热
热得难受:燥热 热燥(热燥燥) 热剌剌热不可耐
热的样子:
很热的样子:燠煜 熇熇 熇然
灼热的样子:炎炎

另见:加热 炎热 夏季

☚ 暖和   炎热 ☛

微热

症状名。指发热不甚的症状。可见于多种病证。
❶阳明里实证的一种热型。《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❷指阴虚血虚的发热。《证治准绳·杂病》:“有每遇夜身发微热……饮食如常,既无别证可疑,只是血虚阴不济阳,宜润补之。”
❸指阴证发热。《类证活人书》卷四:“身微热,烦躁面赤,脉沉而微,此名阴证似阳也。”
❹指五脏微热。《景岳全书·杂证谟》:“治五脏之热,当察微甚,如心经之微热者,宜二阴煎、安神丸、天王补心丹、导赤散之类,皆可随证酌用。”参见发热条。

微热

❶《伤寒论》中阳明里实证的热型之一。
❷轻度发热。
❸指五脏邪热之气微而不甚的情况。

微热mild fever

体温在37~38℃之间叫微热。很多种疾病均可产生微热。一般病情较轻,预后良好。但亦有些疾病虽为微热,实疾病确甚严重,如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结核及其他一些疾病的早期等,故对无原因的、长期的微热亦应认真对待。

微热wēirè

❶证名。阳明里实证的热型之一。《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伤寒六七日, 目中不了了, 睛不和, 无表里证,大便难, 身微热者, 此为实也, 急下之, 宜大承气汤。”
❷轻度发热。《证治准绳》: “外有每遇夜, 身发微热……饮食如常, 既无别证可疑, 只是血虚不能济阳, 宜润补之。”此为虚热。又有一种阴证发热, 症见“身微热, 烦躁面赤, 脉沉而微, 此名阴证似阳也” ( 《类证活人书》)。
❸指五脏邪热之气微而不甚。《景岳全书》: “治五脏之热, 当察微甚。” “凡微热之气, 宜凉以和之。”

微热wēi rè

slight fever; mild heat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