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指大动食指的自然颤动,以其为有美味可吃的预兆。事出《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 (字子公) 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后又引伸为想吃美食的感觉。 好征兆 好征兆好兆头 丰年的征兆:牝牡 黄云谶 出现了有美味佳肴可吃的预兆:食指大动 升平、繁荣的征兆:凤引九雏 出现天下太平的预兆:河清三日 河清社鸣 河清云庆 君主得贤才的征兆:飞熊 用兵必胜的征兆:白鱼入舟 白鱼登舟 神明给予的美兆:神休 预示好运的征兆,祥瑞:吉祥 喜事到来的征兆:喜兆 喜征 双蕊 鹊喜 鹊报 鹊瑞 鹊语 鹊声 鹊噪鹊啅 鹊檐 鹊谶 鹊鸣檐 喜庆之兆:鹊喜 得官的喜兆:鹊印 福德的征兆:福祥 古人认为梦见死人是要做官的征兆:梦尸得官 显贵的征兆:贵兆 立为国君之兆:当璧 ☚ 生儿女的征兆 祥瑞 ☛
馋 馋馋(~嘴;~猫;~狗;~人;眼~) 贪爱吃东西:贪吃 贪口 贪嘴 贪食 贪馋 贪饕 嘴馋 馋食 馋嘴 馋吻 吃嘴 贪口腹 偷馋抹嘴 形容贪吃:饕口馋舌 嘴馋,贪食:馋嘴 馋吻 贪食无厌:果饕 贪谗无厌:谗嗜 口馋或内心非常羡慕:口角流涎 口角垂涎 口角生涎 因想吃而流口水:流涎 垂涎 失涎 淌口水 馋的样子:馋相 馋态 贪吃的馋相:咂嘴弄舌 咂嘴弄唇 咂嘴咂舌 砸嘴舔唇 十分想吃而口水直流的样子:馋滴滴 贪食的样子:婪酣 捷捷(无取~) 极为贪吃的样子:馋獠生涎 贪馋的样子:涎瞪瞪(涎涎瞪瞪) 馋涎欲滴 馋涎欲垂 馋口垂涎 馋口流涎 馋涎欲堕 馋涎频溢 馋唾汩汩 垂涎欲滴 极贪馋的样子:饿鹰饿虎 贪婪吞食的馋相:风卷残云 看见好吃的东西而贪馋的样子:食指大动 (看见好吃的食物就想吃:馋)
另见:想 吃喝 食物 羡慕 ☚ 贪心 感觉 ☛ 食指大动早在春秋时代,人们已经知道甲鱼是一种可食的美味。甲鱼生长在水泽,楚国江湖很多,盛产甲鱼,郑国地处干旱山区,甲鱼便成了稀罕之物。 有一次,楚国有人送给郑灵公几只大甲鱼。大夫子公听到消息,兴冲冲跑去打听,郑灵公什么时候赏赐甲鱼宴。正巧,路上碰到郑灵公的儿子公子归生。子公禁不住喜孜孜地对着归生动了一动食指,说:“你看,我这食指一动,准有美味可尝了。”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走进了郑灵公住的大院。来到厨房门口,厨师正忙着杀甲鱼呢,子公和归生相视大笑。郑灵公也正看着厨师忙乎,听到他们的笑声,就问:“你们笑什么?” 公子归生止住笑,告诉父亲:“刚才子公说,他的食指一动,就有美味可尝,果不其然,马上就能吃到甲鱼了。” 郑灵公一听,很是反感。子公平时经常出言不逊,多次让灵公难堪。“这回,我也要让他不痛快。”郑灵公这么想着。 甲鱼宴开始了,盛甲鱼的大鼎里,热气腾腾,香味四溢。侍从们按郑灵公的吩咐,把大鼎移到郑灵公的面前,郑灵公请来的大臣们也分别就座,每人面前的几案上已经摆好一只盘子。 郑灵公对大臣们说:“今天请诸位来尝尝甲鱼的美味,可惜太少了,每人只能尝一块。开始吧。” 大夫们拿着盘子依次来到大鼎前,由侍从官在每人的盘子里放进一块甲鱼肉,再给舀上一勺鲜汤。子公也走近大鼎,探头探脑地往鼎里看,指望分得一块大一点的。可是,侍从官好像没看见他似的,就是不给他分一块,子公等到最后,甲鱼已经分完,没有他的份了。这下,子公来了气,扔掉手里的空盘子,把食指伸进鼎里,蘸了一点甲鱼汤,尝了一下,就扭头往外走去。 郑灵公被子公的行动激怒了,咬咬牙说:“我一定要杀了这个家伙!” 可是,还没等郑灵公想好用什么借口来杀他,子公却已先下手,鼓动公子归生杀死了郑灵公。 成语“食指大动”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 食指大动shí zhǐ dà dònɡ手指的第二指动得厉害。《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即子宋)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后指有美味食物可吃的预兆。 食指大动shízhǐdàdòng〔主谓〕 有美味可食的预兆。语本《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即公子宋)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人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例〕明天社里会餐,~,大家很高兴。 △ 用于生活方面。 食指大动;馋涎欲滴 食指大动;馋涎欲滴shí zhǐ dà dòng;chán xián yù dī【上】食指:手的第二个指头。形容看到美味不能自禁。《左传· 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下】涎:口水。嘴巴馋得连口水都将要滴下来了。形容贪馋至极。 ◆也作“垂涎欲滴”。艾芜《我诅咒你那么一笑》:“然而凡是遇着盘毛辫子的少女的头,我就很快地把电光摆开,不让这位馋涎欲滴的绅士瞥见。” 【综】形容食欲或贪欲非常强烈。 【例】重阳节那天,阳澄湖的朋友送来了十个壮硕的大闸蟹,一待蒸熟端上餐桌,全家人食指大动,馋涎欲滴,斟好酒倒好饮料就持螯对饮了。 ☚ 神摇魂荡;目乱精迷 谈天说地;讲古论今 ☛ 食指大动shí zhǐ dà dòng食指: 手的第二指。《左传·宣公四年》:“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后以此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