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规划步骤
编制循环经济规划的方法和程序。循环经济规划的步骤是:
❶组建规划队伍。建立规划队伍,包括领导机构和技术机构。领导小组由示范区的相关主管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包括省政府负责人,如省长、省委书记等,市政府负责人,如市长、市委书记等,环保局负责人,规划局负责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负责人,国土资源局负责人等; 有示范区的直接负责人或熟悉示范区情况的负责人,如园区管委会负责人,示范区骨干企业的负责人等。在示范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由相关负责人组成指导委员会、联络办公室以及工作委员会等。规划编制小组主要由受委托的循环经济领域的研究机构和专家、示范区及其主管部门的技术专家等组成。
❷现状调研。调查和分析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背景、主要环境问题; 分析现有经济运行模式的特点、存在问题。自然条件调研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植被分布、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的调查与分析; 社会概况包括人口状况、基础设施状况、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等的调查与分析; 经济发展方面的调研包括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工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等的调查与分析; 环境问题的调研包括空气质量、地表水质量、环境噪声质量、固体废物、生态环境质量等的调查与分析。
❸确定建设目标。针对示范区的发展现状和参照循环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国家相关政策,提出循环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目标应尽可能量化和易于考核。
❹提出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总体目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示范区的优势产业为主导,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资产、技术和人才优势,从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拓展现有产业结构,延伸与深化产业链和产品链,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形成具有结构优势、产业优势、布局合理的产业布局,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的具体目标,结合当地的实际,提出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提出相应的指标体系考核和评价示范区的发展情况。
❺设计方案。包括总体框架设计、产业发展规划 (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循环型服务业、循环再生产业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生态景观建设规划、重点实施项目筛选、项目详细规划、法律法规制订、支持系统设计。
❻投资和效益分析。包括示范区建设的投资预算,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分析。在示范区方案设计完成后确定示范区的建设投资和估算预期效益 (效益主要分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来考虑),保障示范区的顺利建设和正常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