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辇院官署名。宋置,掌乘舆步辇供奉及宫廷车乘之事。设监官三人,以诸司使及内侍充任。下设供御指挥使一人,副兵马使三人,辇官九十二人,主分番擎御辇;供御辇官七十七人,主分番荷负御衣箱,下都军使四人,副兵马使三人,辇官五百七十八人,分别侍候宫中及外戚车舆。 御辇院监当局名。初隶提举在京诸司库务司,太仆寺;元丰五年七月,定不隶省寺,专隶于上(《宋史·兵志》3、《长编》卷327丁丑,卷328癸卯)。
职源与沿革北宋、南宋皆置(《宋史·仪卫志》2、3)。北宋时在京师右承天门外。崇宁二年二月十二日曾改名中车院(《宋会要·职官》19之8)。
编制御辇院辖有供御营、次供御营、下都营及车子院。御辇院设有供御指挥使一人,都虞候、军使、副兵马使各一人,十将、将虞候、管押节级各三人,祗应节级七人。供御辇官九十二人,次供御辇官七十七人,共一百七十六人。下都:指挥使一人、军使四人,副兵马使三人,辇官五百七十八人。车子院:兵士八十九人。北宋后期三院局总额为一千五百人。南宋屡有增减,绍兴十二年十二月定以御辇院、下都营共一千人为额,其中御辇院供御辇官二百人,次供御辇官一百五十人,下都营六百五十人。御辇院公吏七人:自手分、押司官、副知至专知官。依次递迁(《宋会要·职官》19之16、18、19)。
简称与别名❶辇院。《宋会要·职官》19之3:“尚辇归辇院。”同前书19之8:“已置尚辇局,御辇院供御事已并入尚辇局。” ❷中车院。崇宁二年二月十四日,“御辇院改为中车院”(《宋会要·职官》19之8)。
简称监官。《宋会要·职官》19之18:“诏御辇院监官界终无遗阙,减二年磨勘。在京日,本院监官四员为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