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鸟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火藥器部 > 火鎗 > 鳥銃
鳥銃  niǎochòng

一種口徑與重量較小之金屬管形射擊火器,爲明後期對火繩鎗和燧發鎗之統稱。清朝改稱鳥鎗。由身管、鎗機、木托、搠杖等組成。明嘉靖二十七年傳入中國。因比明前期之手銃具有身管長、口徑小、裝有瞄準具、使用曲形木托與火繩鎗機等特點,故射程較遠,命中率較高。明朝最初仿製之鳥銃,均爲前裝彈藥,滑膛鎗管,火繩鎗機,口徑約爲九至十三毫米,身管長一至一·五米,鎗重二至四公斤,彈重三至十一克,射程一百五十至三百米。因其裝填彈藥之程序繁雜,故發射速度較慢。萬曆年間,趙士禎改嚕密鳥銃鎗機於鎗托内,以簡化發射程序;又製成裝有子銃之“掣電銃”、有五枝鎗管之“迅雷銃”,以增射速。崇禎八年畢懋康於《軍器圖說》中所載之“自生火銃”,改火繩鎗機爲燧發鎗機,使點火更加可靠。清康熙年間戴梓製成“連珠銃”,可交替扣動兩個扳機,連發二十八彈。之後,鳥鎗種類漸多,但多爲火繩鎗。鳥銃爲明清軍隊主要輕火器,曾廣泛用於戰爭。其結構與外形爲近代步鎗之雛形。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漸被淘汰。參閲明·戚繼光《紀效新書》卷十五、明·茅元儀《武備志·火器圖說》、清·袁宫桂《洴澼百金方》卷四、《皇朝禮器圖式》卷十六。

鸟铳

明朝后期对火绳枪和燧发枪的统称。亦称“鸟枪”。因其安装的弯形枪托如鸟之喙,又因其能射落在林之鸟而得名,清朝亦延用此名。鸟铳为明清军队主要轻火器,曾广泛用于战争。其结构与外形为近代步枪之雏形。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渐被淘汰。参阅明代戚继光《纪效新书》卷十五、明代茅元仪《武备志·火器图说》、清代袁宫桂《洴澼百金方》卷四、《皇朝礼器图式》卷十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