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嚼肌间隙感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嚼肌间隙感染

嚼肌间隙感染

嚼肌间隙位于嚼肌与下颌支外侧骨壁之间,上界为颧弓下缘,下界为下颌骨下缘,前界为嚼肌前缘与下颌支前缘,后界为下颌支后缘,内界为下颌支外侧骨壁,外界为腮腺嚼肌筋膜、腮腺与嚼肌。嚼肌间隙感染在临床上最常见,主要由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下颌磨牙的牙槽脓肿、下颌支中央性骨髓炎所引起。感染可以直接由骨膜下脓肿的破溃而进入嚼肌间隙,感染还可以通过下颌磨牙与颌骨体外侧面的淋巴管而引流入嚼肌淋巴管。此外,下颌第三磨牙冠周龈袋、磨牙后区的静脉,也与嚼肌中的静脉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静脉的传播也是感染进入嚼肌间隙的途径之一。
嚼肌间隙感染的典型临床特征是在下颌角或下颌支中下份有肿胀疼痛、牙关紧闭。由于嚼肌坚实,脓肿形成后难以自行破溃,也不易触觉波动感。肿胀表面皮肤往往有明显的炎性水肿,皮肤紧张而发亮,触之有凹陷性水肿与压痛。常须借穿刺方能证实有无脓液,脓液积存在下颌支表面,易使骨膜溶解,骨膜下血管栓塞,造成骨皮质的营养障碍与坏死,而继发边缘性骨髓炎。嚼肌间隙感染治疗不及时往往继发边缘性骨髓炎。感染扩散也可以经嚼肌前缘而波及颊间隙或向上绕过乙状切迹进入翼颌、颞下及颞间隙,或往后侵入颌后凹,甚至发生腮腺脓肿。感染也可以穿破面部或颌下区皮肤,而形成脓瘘。嚼肌间隙脓肿应从口外作切开引流术,即在下颌角下方1.5~2cm的皮肤表面作与下颌骨下缘平行的切口。切口长约5~7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注意勿损伤腮腺及面神经下颌缘支。分离至下颌骨下缘时,沿下颌角切开部分嚼肌的附着及骨膜,用血管钳顺骨膜深面往上分离,直达下颌支骨面即进入脓腔,放出脓液。冲洗脓腔后安置引流,切开引流时应同时探查骨面,如发现有边缘性骨髓炎的病变,应及早作死骨刮治术。单纯依靠抗菌药物或保守的切开引流术都将影响治疗效果。

☚ 颊间隙感染   翼颌间隙感染 ☛
0001743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