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Yù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北之老河口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 《周礼》 有御人之职,其后为氏。”此当以官为氏。 ❷ 《姓氏考略》则注: “以邑为氏。”御,春秋鲁邑。 ❸又注: “以爵为氏。”御,或用以指称天子。《姓氏词典》释曰: “御,古代对天子敬称,进奉天子称 ‘御’; 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一般也加御字,如御用、御笔、御旨、御驾。” 周代有御鞅; 汉代有御长青。 御1.yù ❶駕馭車馬。劉楨《黎陽山賦》:“御輕駕而西徂,過舊塢之高區。” ❷駕車者。枚乘《七發》:“王良造父爲之御,秦缺樓季爲之右。”班固《東都賦》:“山靈護野,屬御方神。” ❸使用。王褒《洞簫賦》:“吹參差而入道德兮,故永御而可貴。”《後漢書》班固《西都賦》:“撫鴻幢,御繒繳。” ❹奉進。枚乘《七發》:“旨酒嘉肴,羞炰膾炙,以御賓客。”司馬相如《子虛賦》:“芍藥之和具,而後御之。” ❺近,幸。揚雄《長楊賦》:“惡麗靡而不近,斥芬芳而不御。”《文選》張衡《思玄賦》:“斥西施而弗御兮,縶騕褭以服箱。” ❻對帝王所作所爲及所用物的敬稱。見“御房”等。 ❼侍奉。枚乘《七發》:“嬿服而御。”張衡《西京賦》:“內有常侍謁者,奉命當御。” ❽通“禦”。抵御,防備。《漢書》班固《幽通賦》:“上圣寤而後拔兮,豈群黎之所御。”《文選》作“禦”。杜篤《論都賦》:“世藉廱土之饒,得御外理內之術。” 2.yà 迎。通“迓”。班固《幽通賦》:“昔衛叔之御昆兮,昆爲寇爲喪予。” 御 御(一) yù❶驾驭车马。《郑风·大叔于田》二章:“叔善射忌,又良御忌。”孔《疏》:“叔有多才,既善射矣,又善御矣。”朱熹《集传》: “忌,语助词。” ❷驾驭车马者。《小雅·黍苗》三章: “我徒我御,我师我旅。”毛《传》:“徒行者,御车者,师者,旅者。” 郑《笺》:“其士卒有步行者,有御兵车者。”《大雅·崧高》七章:“徒御啴啴,周邦咸喜。”毛《传》:“徒行者,御车者,啴啴,喜乐也。”孔《疏》:“其徒行者,御车者皆啴啴然安静得宜,不妄驰骋。谢人观其仪貌知是贤君遍邦之内,悉皆喜悦而相庆。”《鲁颂·泮水》七章:“戎车孔博,徒御无。”孔《疏》:“其兵车甚博大,徒行、御车之人,皆敬其事无厌倦者。” ❸抵御,抵挡,抵抗。《邶风·谷风》六章:“我有旨蓄,亦以御冬。”郑《笺》: “蓄聚美菜者,以御冬月乏无时也。”朱熹《集传》:“御,当也。”《齐风·猗嗟》三章:“四矢反兮,以御乱兮。”郑《笺》:“射必四矢者,象其能御四方之乱也。”王先谦《集疏》:“御,止也。”《小雅·常棣》四章:“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孔《疏》:“言兄弟或有自不相得,可阋很于墙内。若有他人来侵侮之,则同心合意外御他人之侵侮。”朱熹《集传》:“御,禁也。” ❹治理。《大雅·思齐》二章: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家邦。”郑《笺》: “御,治也。”孔《疏》: “又能施礼法于寡少之适妻,内正人伦以为化本,复行此化至于兄弟亲族之内,言族亲亦化之又以为法,迎治于天下之家国。”一说:迎也。毛《传》: “御,迎也。” ❺用,给予。《郑风·女曰鸡鸣》二章: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朱熹《集传》:“而琴瑟之在御者,亦莫不安静而和好。”《小雅·吉日》四章:“以御宾客,且以酌醴。”郑《笺》:“ ‘御宾客’ 者,给宾客之御也。宾客,谓诸侯也。酌醴,酌而饮群臣,以为俎实也。”孔《疏》:“御者,给与充用之辞,故知御宾客者,给宾客之御也。”一说:进献。朱熹《集传》:“御,进也。” ❻办事的官员。《大雅·崧高》三章: “王命傅御,迁其私人。”毛《传》: “御,治事之官也。私人,家臣也。”郑《笺》:“傅御者,二王治事,谓冢宰也。”(二)yà ❼迎。《召南·鹊巢》一章:“之子于归,百两御之。”郑《笺》: “御,迎也。是如鸤鸠之子,其往嫁也,家人送之,良人迎之。车皆百乘;像有百官之盛。”《小雅·甫田》二章:“琴瑟击鼓,以御田祖。”郑《笺》:“御,迎。设乐以迎祭先啬,谓郊后始耕也。以求甘雨,佑助我禾稼,我当以养士女也。” ☚ 遑 御侮 ☛ 御读音·ia(ˋ),为a韵目,属a—ia—ua韵部。吾驾切,去,祃韵。 ❶同“迓”。迎接;迎迓。 上一条: 迓 下一条: 亚
御读音·ü(ˋ),为ü韵目,属u—ü韵部。牛倨切,去,御韵。 ❶驾驭车马。 ❷治理;统治。 ❸对帝王的敬称。 ❹姓。 ❺抵挡;如:御寒。 ❻禁止。 上一条: 栯 下一条: 禦 御玉yǔ❶与女子同居。例:男女非法同居,就睡~到一块了。 ❷观望。例:老远只眇(ráo)~了他一眼。 ❍ 远远的将他 (sǎ)~住,不要让他在视线中消失掉。 ❸凭靠,倚。例:凭~他、靠~他。 ❍ 靠~被子上说话。 《字汇》:“御,幸也。”《汉语大字典》:“御,观望;凭靠,倚。” 御{}四6213闽语。广东揭阳〖 〗。①名钩子:竹竿尾缚有个~,好搭物件可以勾东西。②名鸡脚上退化的爪。   御yu❶驾驭车马。许慎《说文解字》:“~,使马也。”《庄子·达生》:“桓公田于泽,管仲~。”(田:畋,打猎。泽:沼泽。)贾谊《过秦论》:“振长策而~宇内。”(策:马鞭。御宇内:在全天下驾驭车马,比喻统治全国。“御”后省略了“于”。) ❷管理,控制。《国语·周语上》:“王即斋宫,百官~事。”(即:接近,到……去。斋宫:祭祀前洁身静虑的地方。)《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君王)执势以~其臣下。”(执势:依靠地位。) ❸抵挡,抵御。《诗经·邶风·谷风》:“我有旨蓄,亦以~冬。”(旨:脂。以:凭借,其后省略了“之”。)《孟子·梁惠王上》:“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之?”(归:归附。由:犹,好像。水之就下:水往下流。就,趋向。沛然:盛大的样子。) ❹与帝王有关的事物。如“御驾”、“御览”。《后汉书·曹节传》:“盗取~水以作鱼钓。”刘禹锡《题于家公主旧宅》:“邻家犹学宫人髻(ji),园客争偷~果枝。”(髻:一种发型。御果枝:皇宫树枝上的果实。) 御禦❷yù❶古代指同帝王有关的事物 △ ~赐|~旨。 ❷抵挡;抵抗 △ ~寒|~敌。 御禦❶❶驾驶车马:~者︱~车。 ❷管理;支配:~下︱~众︱驾~。 ❸封建社会指与皇帝有关的:~前︱~赐︱~用︱~览︱~衣︱~医︱~苑︱~花园。 ❹抵挡;抵抗:~寒︱~敌︱~侮(wu)︱防~︱抵~︱抗~︱捍~。 御yù❶ 抵挡,抵抗:抵御︱御寒︱御敌。 ❷ 治理,统治:百官御事︱御众以宽。 ❸ 古代指同帝王有关的:御笔︱御赐︱御医。 御(1次) 读作“迓”。迎。帅云霓而来~《离》 另见yu
御(3次) ❶驾御。乘清气兮~阴阳《歌·大》 ❷进用。腥臊并~《章·涉》 ❸侍奉。二女~九韶歌《远》 御yà通“迓”,迎接。《诗经·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郑玄笺:“御,迎也。”陆德明释文:“御,本亦作‘讶’,又作‘迓’。”《离骚》:“帅云霓而来御。”王逸注:“御,迎也。” 另见“yù”
御yù❶ 驾驭。本义是驾驭车马。《说文·彳部》:“御,使马也。”后也泛指一切驾驭。《大司命》:“乘清气兮御阴阳。” ❷侍奉。《远游》:“二女御《九韶》歌。”洪兴祖补注:“御,侍也。” ❸ 使用,进用。《荀子·礼论》:“文饰粗恶,声乐哭泣,恬愉忧戚,是反也,然而礼兼而用之,时举而代御。”杨惊注:“御,进用也。”《涉江》:“腥臊并御。”并御,并用。 ❹侍寝。《周礼·天官·女御》:“女御,掌御叙于王之燕寝。”《七谏·怨世》:“蓬艾亲入御于床笫兮。” ❺禁止。《周礼·秋官·司寤氏》:“御晨行者,禁宵行者。”郑玄注:“御亦禁也。”《九叹·离世》:“遂不御乎千里。”王逸注:“御,禁也。”不御,无所羁绊。 另见“yà” 御yu御车 御笔 御寒 御驾 御手 御侮 御用 抵御 防御 驾御 抗御 御林军 折冲御侮 御yù❶驾车;赶马:听车轨而伊轧兮,~鸾鹥以征耶? (七八·1961) ❷指皇帝或皇室: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赐百合宫香。(五三·1246)贾敬贾赦贾政等,每分~制新书二部、宝墨二匣、金银爵各二只,表礼按前。(十七—十八·400)
御yù御❶迎也。《詩經·召南·鵲巢》: “之子于歸,百兩御之。” 鄭玄箋: “御,迎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 “御,五嫁反,本亦作訝,又作迓,同。王肅魚據反,侍也。” 《詩經·小雅·甫田》: “琴琵擊鼓,以御田祖。” 鄭玄箋: “御,迎。” ❷侍也。《詩經·小雅·六月》: “飲御諸友,炰鱉膾鯉。”毛傳:“御,進也。”鄭玄箋: “御,侍也。” 《詩經·大雅·行葦》: “肆筵設席,授几有緝御。” 鄭玄箋: “御,侍也。” 《周禮·春官·宗伯》: “御史: 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其史反有二十人,府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鄭玄注: “御,猶侍也,進也。” 《禮記·月令》: “反執爵于大寢,三公,九卿,諸侯,大夫皆御,命曰勞酒。” 鄭玄注: “御,侍也。” 《禮記·内則》: “父没母存,冢子御食,群子婦佐餕如初。” 鄭玄注: “御,侍也。”《禮記·射羲》: “小大莫處,御於君所。” 鄭玄注:“御,猶侍也。” ❸治也。《詩經·大雅·思齊》: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鄭玄箋: “御,治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 “御,毛牙嫁反,鄭魚據反。” ❹進也。《周禮·天官·冢宰》: “女御。”鄭玄注: “昏義所謂御妻,御,猶進也,侍也。” ❺五御之節。《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三曰六藝: 禮、樂、射、御、書、數。” 鄭玄注: “御,五御之節。” ❻當爲訝,迎也。《儀禮·士昏禮》: “媵御沃盥交。” 鄭玄注: “御當爲訝,訝,迎也。” 《禮記·曲禮上》: “君命召,雖賤人,大夫士必自御之。” 鄭玄注: “御當爲訝,訝,迎也。”陸德明《經典釋文》: “御依注,音訝,五嫁反。” ❼猶“主” 也。《禮記·曲禮下》:“問大夫之子,長曰能御矣。” 鄭玄注:“御,猶主也。” ❽謂“衣食”。《禮記·王制》: “天子百里之内以爲共官,千里之内以爲御。” 鄭玄注: “御,謂衣食。” ❾如今小史直日矣。《禮記·文王世子》: “問内豎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 鄭玄注:“御,如今小史直日矣。” ❿猶“嚮” 也。《尚書古文·顧命》: “大史秉書,由賓階隮,御王册命。” 鄭玄注: “御,猶嚮也。”(《通德堂經解》) 《尚書·顧命》: “大史秉書,由賓階隮,御王册命。” 鄭玄注:“御,猶嚮也。” (《鄭氏佚書》) ⓫養也。《春秋傳服氏注十》: “故國有豢龍氏,有御龍氏。” 注: “御,亦養也。” (《鄭氏佚書》) 御yù〖动词〗 一、驾驶车马,驾驭(4)。《子产论尹何为邑》: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比如打猎,射箭、驾车熟习了,就能获得禽兽。《管晏列传》:其夫为相御。——她的丈夫为宰相驾驶车马。《前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浩荡地好像腾空驾风,不知道要飞到哪里去。 二、治理,统治,控制(5)。《贾谊过秦论上》:振长策而御宇内。——挥动长鞭治理天下。《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御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至于任用人才、倾听意见的方法,治理边地、控制将帅的方略,归罪自己来收买人心,改正过错来顺应天象,罢斥奸臣来消除百姓的隐患,珍惜爵位和车服仪制来等待有功之臣。《卖柑者言》:盗贼起而不知御。——盗贼起来了却不知怎样治理。 三、指帝王亲临。这里指皇帝亲临设朝(1)。《亲政篇》:元正、冬至,受万国之朝贡,则御焉。——每年正月初一、冬至,皇帝接受各国使节的朝见和进贡,就亲临这里设朝。 四、奉,侍奉(2)。《子革对灵王》: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只能用这桃木做的弓、枣木做的箭来供奉周天子。《诸稽郢行成于吴》:一介嫡男,奉槃匜以随诸御。——送上一个亲生儿子,愿意捧着槃匜,跟太监们侍奉天王。 五、食用(1)。《泷冈阡表》:间御酒食。——有时食用点酒肉。 六、抵挡,抵御(10)。《齐桓公伐楚盟屈完》: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齐侯说:“用这样众多的军队作战,谁能抵御他们?用这样的军队攻城,哪个城攻不克?”《蹇叔哭师》:晋人御师必于殽。——晋国人必定在殽抵挡我军。《李陵答苏武书》:韦𫗗毳幕,以御风雨。 ——穿着皮臂套,住着毡帐篷,用来抵挡风雨。
御yù〖名词〗 车夫,驾车的人(2)。《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晏子任齐国的宰相,一天外出,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看他的丈夫。《管晏列传》: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感到奇怪,就问他原因,车夫把实情说了。 御2禦yù❶ 祭祀。《逸周书·世俘解》:“戊辰,王遂~。” ❷ 抗拒,抵挡。《孟子·公孙丑上》:“行仁政而王,莫之能~也。”柳宗元《捕蛇者说》:“触草木,尽死;以𫝯人,无~之者。” ❸ 禁止,防止。《周礼·秋官·司寤氏》:“~晨行者,禁宵行者。”《吕氏春秋·仲秋》:“天子乃傩,~佐疾。”
御1yù❶ 驾驭车马。《左传·成公二年》:“邴夏~齐侯,逢丑父为右。”(右:车右,骖乘。)泛指驾驭(风、云)。《庄子·逍遥游》:“列子~风而行。”苏轼《前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风,而不知其所止。”(冯:同“凭”。依托。) ❷ 驾驭车马的人。《韩非子·难三》:“郑子产晨出,过东匠之闾,闻妇人之哭,抚其~之手而听之。”《吕氏春秋·疑似》:“舜为~,尧为左,禹为右,入于泽而问牧童,入于水而问渔师。” ❸ 治理,控制。《韩非子·奸劫弑臣》:“人主无法术以~其臣,虽长年而美材,大臣犹将得势擅事主断。”《孙子·谋攻》:“将能而君不~者胜。” ❹ 侍奉。《商君书·更法》:“孝公平画,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于君。” ❺ 进用,使用。《楚辞·九章·涉江》:“腥臊并~,芳不得薄兮。”(薄:近。)王安石《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不~铅华知国色,只裁云缕想仙装。” ❻ 与女子交合。《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宫妇不~者出嫁之。” ❼ 指与帝王有关的事物及行为。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凌晨过骊山,~榻在嵲。”(嵲dìniè:指山高处。) ❽ 同“御2”。❶ 抵挡。《诗经·邶风·谷风》:“我有旨蓄,亦以~冬。” ❷ 阻止。《左传·襄公四年》:“匠庆用蒲圃之槚,季孙不~。” ❾ 通“迓”。❶ 迎接。《诗经·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之。”(两:辆。)《楚辞·离骚》:“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 ❷ 迎娶。《吕氏春秋·上农》:“苟非同姓,农不出~,女不外嫁,以安农也。” 御*禦 ❹yuD3F9 ❶驾驶车马;赶车:~者。 ❷治理;统治:~宇/~下/振长策而~宇内(贾谊文)。 ❸称帝王所用或与帝王有关的:~用/~批/~旨/~驾/~膳房/~驾亲征。 ❹抵挡:~寒/~侮/~敌/防~。 皇帝 皇帝皇(皇王;皇极;皇辟;皇枢;皇灵) 上(太上) 帝 王 天子,皇帝:天辟 皇帝和太后:帝后 日月 封建帝后自谦之词:眇身 指皇帝:朝家 禾绢 当宁 耀灵 宸景鼎湖 邃旒 韬旒 圣神 云骖 辇毂 圣躬 天造 大驾 元龙 极星 国家 官里 高准 高旻 髯龙 龙服 龙象 云骖 黄中 黄后 衣黄人 衮龙袍 真龙天子 借指皇帝或皇后:圣驾 皇帝的代称:扆旒 圣明 圣朝 乘舆 御驾 皇帝之称:圣国 旧时对皇帝的称呼:官家 臣民对皇帝的称呼:皇上 臣下对皇帝的称呼:皇爷 对皇帝的敬称:宸造 唐代宫中对皇帝的敬称:宅家 对皇帝的尊称:圣皇 圣宸 渊圣 陛下 君主时代对在位皇帝的尊称:圣上 对当代皇帝的尊称:圣主 圣君 圣后圣帝 皇帝自称:朕 古代称刚死而尚未定谥号的皇帝、皇后:大行 与皇帝有关的:御(~众;~览) 圣(~旨;~驾) 龙(~颜;~体;~床;~准;~墀;~旟;~骥;~服;~象;~驭;~扆;鸾~;髯~;真~;飞~;轩~;天~;六~;衮~袍) (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皇帝) ☚ 皇帝 各种皇帝 ☛
禁止 禁止禁(禁戢;禁御;禁检;禁阻;禁塞;止禁) 御 圉 闭固 闭钳 表示禁止:不(不要;不可;不用;~消)毋(毋庸;毋须;毋需;~或) 弗(~去) 别(~说) 甭 莫(莫要;折~;遮~) 休(休休;~说;~言;~道) 无须 做出禁止的表示:亮红灯 检查禁止:查禁 巡查禁止:巡禁 监察禁止:防察 查封禁止:封禁 阻拦禁止:阻禁 迾禁 限制禁止:限禁 废除禁止:破废 饬令禁止:饬禁 明令取消或禁止:取缔 多次禁止,仍未杜绝:屡禁不绝 多次禁止,仍未停止:屡禁不止 驱逐禁止:驱禁 彻底禁止:禁断 禁割 禁绝 止绝 阏密 阻止禁绝:遏绝 严格禁止:严禁 肃遏 庄重严禁:斋严 公开严厉禁止:悬为厉禁 (不许可:禁止)
另见:不同意 阻挡 阻止 阻拦 限制 ☚ 禁止 禁止某事 ☛
抗拒 抗拒抗(拒抗) 支 梗 御 抵(抵扞;抵拦;抵拒;抵捍;撑抵) 捍拒 亢拒 扞拒 敌挣 抗拒命令:抗命 梗命 抗拒王命:阻命 玩忽抗命:抗玩 抗拒法令、法规等的执行:抗法 抗拒敌人:拒敌 消极抗敌:玩寇 聚众抗拒:旅拒 旅距 阻挡抗拒:挡拒 阻挠抗拒:挠格 挠抗 抵触抗拒:觝拒 觝距 抵御,抗拒:搪拒 排斥抗拒:排拒 拼死抗拒:顽抗 顽顽 无法抗拒:不可抗拒 (抵抗和拒绝:抗拒) ☚ 抵御 抗击 ☛
管理 管理料 揆(以~百事) 敦 统 提控纪纲 纲纪 营克 管干 综理 营理 治理 调理 治理,管理:领理 举办管理:办理 经办管理:经营 经营管理:经理 经手管理:经管 照料管理:管(照管;看管) 招呼 觑付 照管门户:应门 看门 照管,看管:顾揽 统属管理:典统 监督管理:董(董理) 监治 监管 监管国事:监国 对工程项目等进行监督管理:监理 接收管理:接管 保护管理:护理 看护 掌握管理:掌管 封建社会时指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或支配:御(~下) 自己管理:自治 分工管理:分管 分司 分掌 共同管理:共管(齐抓~) 兼职管理:兼管 经手管理:经管 强制性的管理:管制 (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管理)
另见:负责 安排 料理 治理 管束 ☚ 管理 管理某事 ☛
治理 治理治(治办;治辨;治辩;治抚;平治;敷治;营治;班治;诘治;养治;葺治;辩治;条治) 理(理治;运理;干理;修理;辑理;长理;抚理) 尹(以~天下) 经(经理) 艾 乂 涖 莅 为 厘 釐(釐治) 统 综(综釐) 调 讨(讨理) 诛 匠 领 脩(脩领;脩平;脩缮) 宰(宰治)乱 甸 体 处 稽 正(正治;修正) 相 驭 御 靖 康 拨清 律 事(事修) 纲纪 纪纲 敦比 平济 汩越 治理的范围:尺幅 治理与教化:理育 理化 教化治理:化理 规划治理:经纬 筹划治理:经治 经营治理:经略 领率治理:统治 掌管治理:典治 统辖治理:统理 综理 天子统理国政:御政 总揽,统理:揽统 揽总 统治,治理:治牧 修治,治理:陈修 管束治理:钤摄 协助治理:赞治 佐理 辅佐治理:佐治 辅助治理:济治 济理 协和治理:燮理 调和治理:调理 审察治理:校理 得到治理:理治 (统治,管理:治理)
另见:统治 管理 处理 整顿 ☚ 治理 治理方式 ☛
驾驭2 驾驭2御(御衡;服御;执御;维御;施御) 驭(统驭;执驭;驱驭) 枙 凌 控(控驾) 驾驭军队:调师 驾驭云气:驭气 控制,驾驭:陶运 陶钧 制驭 控驭 控御 控拢 驱驭 羁维 控驭天下:御衡 驾驶,驾驭:凌驾(~沧海) 制驭,驾驭:衔绁 约束驾驭:检驭 监督驾驭:检御 调教驾驭:调御 (使服从自己的意志而行动:驾驭)
另见:约束 控制 引导 支使 驱使 ☚ 操纵 统治 ☛
控制 控制控(控持;控引;控扼;控摄;控勒;控遏;控压;提控) 制(节制;拥制;箝制;捍制;禁制;操制;裁制;隘制;统制) 扼(扼制;扼据) 驭(驾驭) 把(把持)御(统御;驾御) 执 管 绾 掣握(掌~) 操 笼(笼络) 收 宰(宰制;宰总;宰摄;主宰) 司衡 止畜 束约 鞅轭 羁轭 羁厄 羁缚 羁辔 羁縻 羁络 羁绁 捶勒 叩勒 遏勒 襟带 焚杅 要约 曳心 禁架 鞭策 节止 抑止 镇压 关拦 关控 控制的范围:掌心 控制或开动机械、仪器等:操纵 控制马勒:樽衔 控制车马缓行:案节 控制别人:致人 控制自己:自控 控制自己的行为:御用 控制言论:箝语 恶势力的控制:魔手 魔掌 (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控制)
另见:掌握1 限制 抑制 操纵 ☚ 控制 控制某处 ☛
统治 统治王(欲~关中) 驭 御 治(治驭;治理;抚治;奄治) 纲理 统临 领牧 臣使 统宅 奄宅(~区夏) 奄奠 统治国家:居国 驭国 驭宝 坐天下 坐江山 统治一国或世界:御天 制世 临干 统治天下 主宰天下 君主统治天下:驭历 天子即位,统治天下:驭天 当国君而统治天下:君临天下 君临万国 帝王顺应天运而统治天下:应天承运 帝王是应河图、受符命来统治天下的:膺箓受图 膺图受箓 应图受箓 应箓受图 统治宇内:驭宇 驭世 统治远方:远御 统治人民:御民 统治部下、百姓:驭下 朝廷的统治:天网 整个国家由一个中央政府统治:一统 掌管统治:当御 约束统治:戢御 越分统治:僭御 治理统治:牧养 强有力的统治:铁腕 铁掌 独揽政权,实行专制统治:独裁 政治上的严密控制和独裁统治:铁幕 受外族统治:衽左 中原地区受少数民族统治:被发左衽 (凭借政权来控制、管理国家或地区:统治)
另见:凭借 政权 武力 控制 管理 国家 地区 ☚ 统治 称雄 ☛
统领 统领部(部率) 勒(率勒;亲~六军)统(统帅;统率;统纪;统御;统临;统摄;统带;统楫) 领(领挈;整领) 董(董齐;董督) 录总(总要;总率;总御;总驭;总领;总录;总护;总帅) 都 督摄(绾摄) 御(将御) 监(监御)收率 统领其事:领事 统领天下:统天 统领部属:摄下 统领军事:管军 统领指挥军队:督军 统领作战:督师 统率兵众:都部 管辖统领:管领 提调 总管,统领:都督 一并管领:兼领 统辖统领:辖统 掌管统领:掌统 纠集统率:纠率 聚集统率:纠帅 纠勒 聚合统率:鸠勒 训练统率:训率 训诲统御:训御 坐镇统率:镇率 (统辖带领:统领) ☚ 率领 督率 ☛ 御驾驭车马;与皇帝有关的:~笔/~宝/~手/~用/~人/~刀/~女/~世/~史/~宇/~米/~妻/~河/~门/~前/~者/~食/~书/~气/~极/~沟/~窑/~驾/~医/~览/~街/~制(製)/~赐/驾~。 御yù牛倨切,去御。 ❶驾驭车马。《论语·子罕》:“执~乎?执射乎?” ❷治理,统治。《书·大禹谟》:“临下以简,~众以宽。” ❸侍奉;侍候。《史记·蒙恬传》:“出则参乘,入则~前。” ❹进用;奉进。《楚辞·九章·涉江》:“腥臊并~,芳不得薄。” ❺驾车的人;侍奉的人。《左传·成公十六年》:“~屡顾,不在马。” ❻女御,妃嫔。见“九御”。 ❼通“禦”。抗御,抵挡。《庄子·马蹄》:“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风寒。” ❽禁止,阻止。《国语·晋语》:“~宄以德,~奸以刑。” 〖御〗 粵 jyu6〔預〕普 yù ❶ 駕馭馬車。許慎《說文解字》:「〜,使馬也。」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梁弘〜戎。」(戎:戰車。) ❷ 駕馭,控制。賈誼《過秦論》:「振長策而〜宇內。」(策:馬鞭。宇內:天下。) ❸ 統治,治理。《詩經.大雅.文王之什》:「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於家邦。」(給嫡妻作為典範,以及自己的兄弟,最終能治理國家。) ❹ 限制。孫武《孫子.謀攻》:「將能而君不〜者勝。」 ❺侍奉,多指侍奉君主。商鞅《商君書.更法》:「公孫鞅、甘龍、杜摯三大夫〜於君。」(君:指秦孝公。) ❻ 古時與皇帝有關的一切事物,有成語「〜駕親征」。司馬遷《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釋之案律盜宗廟服〜物者為奏,奏當棄市。」(釋之:張釋之。案:按照。) ❼ 通「禦」,抵擋,抵禦。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晉人〜師必於殽。」
御西周选士任官考试内容之一。西周选士须进行射、御考试。御,即驾车。其考试标准有五。一曰“鸣和鸾”,即车行时车上装饰的铃声共鸣而有节奏。二曰“逐水曲”,即沿曲折的水边驱驰而车不颠坠。三曰“过君表”,君表是插着旌旗的辕门。中间放置石磴等为障碍,车驰辕门,车头两边与石磴间隙仅五寸,要求车过君表不得碰石磴。四曰“舞交衢”,即在交叉道路上往来驱驰,像舞蹈一般轻盈而有旋律。五曰“逐禽左”,即驱车追赶野兽,使它向左边逃奔,以便君主射之。 御 056 御古代驾驶战车的技艺。早见于《诗·小雅·车攻》:“徒御不惊”。周代的御是仅次于射的军事技艺,每车甲士(披甲执兵器的武士)三人,御者居中驾驶战车,左一人执弓矢,右一人持矛。作战时需三人很好配合,御者占重要地位。车战时每辆战车随有羡卒(步兵)若干,配合作战。秦汉以后作战以步、骑兵为主,车战逐步被淘汰,御术因之失传。 ☚ 射柳 角力 ☛ 御 御女官名。《国语·周语上》: “王御不参一族。”韦昭注: “御,妇官也。” ☚ 宇宙大将军 御史 ☛ 御禦yù❶驾御车马,赶车。如:御者。 ❷封建社会里上级对下级的支配。如:御下,御众。 ❸封建社会中与皇帝有关的。如:御批,御笔,告御状。 ❹抵挡。如:防御,御侮,御敌。 御(Ⅰ ❷)yùⅠ ❶ (驾御车马) drive (a carriage): ~ 者 carriage driver ❷ (抵挡) resist; keep out; ward off: ~ 敌 resist the enemy; ~ 寒 keep out the cold Ⅱ (与皇帝有关的) of an emperor; imperial: 告 ~ 状 bring an accusation against sb. before the emperor; ~ 笔 emperor's handwriting Ⅲ (姓氏) a surname: ~ 鞅 Yu Yang ◆御夫座 {天} Auriga; 御花园 imperial garden; 御驾亲征 The emperor personally led his soldiers in a military operation.; 御林军 palace guards; 御玺 privy seal; 御医 imperial physician; 御用 employed by the emperor; for the use of an emperor; hired; in the pay of 御yù 1、女官名,王之妃子。《国语·周语上》:"王御不参一族。"注:"御,妇官也。" 2、女御的简称,帝王的妃子之一。《周礼·天官·内宰》:"以妇职之法教九御。"注:"九御,女官也,九九而御于王,因以为号。" 3、侍从近臣,指宦竖之类。《国语·吴语》:"一介嫡男,奉槃匜以随诸御。"注:"御,近臣宦竖之属。" 4、治事官吏。《诗·大雅·崧高》:"王命傅御。"《传》:"御,治事之官也。"御指冢宰。 5、为王公驾车的车夫。赵国的祖先造父曾为周穆王御。东汉太尉有令史及御属二十三人,司徒有令史及御属三十六人,司空有令史及御属四十二人。见《后汉书·百官一》。 6、杂役,勤杂人员。《后汉书·皇后纪·明德马皇后》:"后时年十岁,干理家事,敕制僮御。"注:"《广雅》曰:僮、御,皆使者。"使者,供役使之人,犹今言勤杂人员、杂役、杂工。 御又作“驭”。指驾车之人。《左传》成公十六年记晋楚鄢陵之战,“步毅御晋厉公,栾鍼为右。彭名御楚共王,潘党为右”。 御官名。(1)治事之官,《诗经·大雅·崧高》有“王命傅御,迁其私人”之语,传:“御,治事之官也。”(2) 春秋时各国设“仆”,为驾车之官,亦称为御。《国语·晋语七》:“魏绛斩其仆。”注: “仆御也。”因其身份称为仆,因其职掌称为御。(3) 御士的省称。《左传·昭公四年》:“仲与公御莱书观于公。”杜注:“莱书,公御士名。仲与之私游观于公宫。”参见“御士”。 御yù❶ 御驾亲征|御用文人
❷ 龙御上宾
❸ 折冲御侮 御御(禦),甲骨文作           ,金文作     ,《説文》古文作 ,小篆作 。 甲骨文和金文的簡體字形都是从卩从午會意,午亦聲。“卩”象人跽坐。“午” 是杵的象形,古代用以舂米築土的木棒。人跽坐於杵前,表示做事、勞作。卜辭或用爲祭名,與做事意義相通。卜辭、銘文又或用迎御、侍奉、治理等義。後世引申爲駕馭、抗禦等義,故增意符“彳” “止” “辵” 或 “行” 表示行爲。又或增意符“女”,當與从卩表意相同。又或增意符“示”,當與祭祀有關。《新甲骨文編 (增訂本)》在 “禦” 字條下收甲骨文最末字形,認爲是抵禦之 “禦” 的專用字,而其他字形收在 “御” 字條下。金文大致沿襲甲骨文字形,《新金文編》在 “御” 字條下收前三字形,用法較廣。在 “禦” 字條下收後三字形,用法較窄,但也或互相通用,有些詞義不同可能因爲假借。具體構形意義難以確定。金文又有 字,文獻或假借爲“禦”,而《説文》訓“御”爲“使馬”,古文作 , 隸定作 “馭”,訓 “禦” 爲 “祀”,引起學界爭訟。 尋常一字往往衆説紛紜,在學界也可以説是尋常之事。三千年前舊事,今人何能一目了然? 即或起三千歲老者而問之,彼或亦曰: 此爲祖傳,當起吾祖而問之。且用字者往往但取而用之而已,何嘗慮及造字之義? 今人考字多見紛爭,也是勢所必然,要之,“求證據” 三字而已。推而廣之,一切古學,皆當如此。 楚簡帛文作   ,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 ,古隸典型。 御禦yù(12画)
  【提示】在汉字简化前,除表示“抵挡、抵抗” 义和用于地名时 “御” 写作繁体的 “禦” 外,其他用法的“御” 没有繁体。中间是 ,不要错写成缶, 不要把最后两笔竖和提连成一笔。卩,不要错写成 。 *御1yù12画 彳部 (1) 赶车: ~者|~手|驾~。 (2) 喻指支配: ~众|~下。 (3) 封建社会指与皇帝有关的: ~笔|~用|~医。
*御2(禦)yù抵挡: ~寒|~敌|防~|抵~。 御 ☚ 律 廴部 ☛ 御禦yù御甲骨文从人(卩)持绳索(幺,演变成午字或作一竖,象鞭子)。象人驾驭(马)形。或增彳或行旁,象前面有路。或增攴(扑的本字),象一手又持鞭。个别字形从女从幺,女字即奴字,指奴隶捆束马。又个别从马从攴,攴与又通,即驭字。本迎接义。驾马迎宾客等,古音迎、逆、御通。如:御妇好于高(地名。见卜辞)。西周金文和《说文》所载战国文字或作驭。西周中期以后或加止(趾),作御。小篆隶楷都同。引申为抵抗。如:御羌(qiāng)方(即羌国)于义(见卜辞)。又转为祭名。或增示旁,显示祭义。多在左旁,商代和西周金文同。商代金文示字又有在幺(午)下的,小篆隶楷同。本都是祭祀义。但从古书至隶楷都转为抵抗义。现作御的繁体字。见《总表》。如:防御|御敌|御寒。驾驭义引申有治理,统治义。东周后再引申指帝王所用或与之有关的事物。如:御廪(粮仓)|御用。封建社会又指上级对下级的管理,使用。如:御下。 御禦★繁◎常★常◎常
yù御,表意,从彳从卸,彳指道路,卸指行止有节,表示驾着马车赶路,快慢有度。(一说形声,从彳,卸声。)本义为驾驭车马,引申为治理、与帝王有关的事物、抵挡等。禦,形声,从示,御声,本义为祭祀,假借为抵挡。《简化字表》把“禦”简作“御”,采用同音通用字。 【辨析】 “御”与“禦”不是等义简繁字。 【构词】 御笔(御筆)∣御赐(御賜)∣御驾(御駕)∣御用(御用)∣驾御(駕禦)∣御敌(禦敵)∣御寒(禦寒)∣抵御(抵禦)∣防御(防禦)御 (yù)从彳、止、卩者,行止皆有節度也。午聲。 【按】御,《説文》:“使馬也。”即驅使馬兒。 御 甲 金 篆 隶yù【析形】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像跪坐的人执策(马鞭)之形,金文字形增彳(行字左半,行本义为道路)和止(趾的初文),表示与行走有关,策马的工具变形作“午”。小篆字形止旁与午旁糅合,隶、楷书字形从之。 【释义】《说文》:“御,使马也。”本义指驾驭马车。在战国以前,中原地区没有骑马的习惯,文献中说的骑马、御马指的都是驾马车。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受西北少数民族的影响,中原地区才逐渐骑马。由驾驭义,引申为驾驭一切事物,包括人。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 In Oracle, the character is shaped like a kneeling man holding a horsewhip. The character in Bronze Inscriptions was added two parts: 彳(the left part of行 and its original meaning is road) and 止(the primitive form of 趾, whose meaning is foot),both of which are related to walking. And the horsewhip was changed to 午(wǔ). 【original meaning】 Driving cart. 御 ☚ 馬 亮 ☛ 00000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