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徕山起义纪念地
位于徂徕山西麓大寺。原为古刹,建筑已不存。“七七”事变不久,济南沦陷,泰城失守。值此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武装斗争的指示。中共山东省委由济南转移到徂徕山,积极发动群众,组织武装斗争。1938年1月1日,在中共山东省委的领导下,泰安、莱芜、泗水、费县等地的群众及平津沦陷区的流亡学生,汇集于徂徕山大寺,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这支革命队伍转战于鲁南、泰沂山广大地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发展、壮大,至4月莱芜改编时,已发展成有三个团建制4000余人的抗日劲旅。这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天福山起义之后的又一英勇抗战的壮举。它大大鼓舞了人民的斗志,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纪念徂徕山起义五十周年时,在起义地点附近的马头山上,建立了一座高达23米的纪念碑。碑正面刻有徐向前元帅所书“徂徕山抗口武装起义纪念碑”十二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