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呋喃苯胺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呋喃苯胺酸furosemidum;lasix

又叫速尿、速尿灵、利尿灵、利尿磺胺、腹安酸,系一种强利尿药。本品主要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支对钠、氯的再吸收,促进其排出,从而利尿;也认为对近曲小管、肾小球也有作用;其利尿作用较噻嗪类强大。临床用于心、肝、肾等各种疾病引起的严重水肿。其片剂每片20mg,针剂每支20mg。口服1日2次,1次20mg,根据情况,也可加大用量;静注或肌注1日或隔日1次,1次20mg,静注应缓注。用本品可出现消化道症状、皮肤反应、血液改变等;长期大量用可出现低盐综合征,同时可产生尿酸过多症;肝炎患者易产生肝昏迷;糖尿病患者可使血糖升高;利尿过多可引起血中尿素氮过多;肝硬化慎用,肝昏迷禁用。

呋喃苯胺酸

呋喃苯胺酸


呋喃苯胺酸(furosemide) 又名利尿磺胺、腹胺酸、速尿、lasix,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几乎无味,溶于丙酮,略溶于乙醇(1∶75),不溶于水。
为磺胺类利尿药,效力迅速、强大。利尿作用主要是排出Cl-、Na+及一定量的K+,Cl-的排出超过Na+和K+的总和。利尿作用机制为抑制髓袢升支的髓质及皮质部Cl-的主动转运,因而影响Na+的再吸收,影响尿的稀释和浓缩过程。应用呋喃苯胺酸后,尿中K+、Cl-,Na+的排出量均增多。其利尿作用不受酸碱平衡的影响。
口服、肌内或静脉注射均有效。口服后胃肠道迅速吸收,吸收率约为50~70%,30分钟出现利尿作用,1~2小时达高峰,持续6~8小时。静脉注射后2~5分钟开始利尿,30分钟达到高峰,持续约2小时,4小时后药物从血中清除。吸收入血的药物与血清白蛋白高度结合,可达95%以上。药物大部分通过肾小球过滤和近曲小管分泌可迅速从尿中排出,少部分侧链断裂,另有部分可能与糖醛酸结合。还有部分由粪便排出。因排泄快,反复给药不易在体内蓄积。
临床用于由各种原因如心、肝或肾病引起的水肿,并用于噻嗪类无效的病人或需立即利尿者。一般口服给药,为避免K+,H+,Cl-丧失过多,可同时应用抗醛甾酮利尿药或给予氯化钾。长期用药(7~10日)后,利尿作用停止。多数人认为最好采用间歇疗法。临床需要立即利尿的患者如急性肺水肿,可采用本药静注或肌注,这样可立即减少细胞外液容量,使回心静脉血量及心输出量减少,收到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口服每次20mg,每日20~80mg,分2~3次服。注射每次20mg,肌注或稀释后缓慢静注。
长期使用可出现低血钾、低血钠、低血压及低血容量等症。由于体内电解质紊乱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疲劳、无力、口渴、头晕、肌痉挛等症状。血钾过低可诱发肝昏迷,晚期肝硬化病人应慎用。服用强心甙病人易引起洋地黄毒性反应。本药能抑制尿酸排出而引起高尿酸血症、氮质血症等。大剂量静脉注射速度过快时,可出现听力减退或暂时性耳聋,肾功能不良患者尤易出现。因该药能引起听力障碍,所以不宜与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新霉素合用。此外,有时亦可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多型性红斑、直立性低血压症。长期应用尚可出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 利尿药   丁苯氧酸 ☛
000055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3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