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役yì

❶劳。许浑《送林处士自闽中道越》:智士役千虑,达人经百忧。
❷牵缠。孟郊《古离别》之一:春芳役双眼,春色柔四支。孙光宪《遐方怨》之一:此时更自役心肠,转添秋夜梦魂狂。

役yì

❶勞役。揚雄《長楊賦》:“矜劬勞,休力役。”張衡《東京賦》:“賦政任役,常畏人力之盡也。”
❷驅使。《漢書》司馬相如《大人賦》:“廝征伯僑而役羨門兮,詔岐伯使尚方。”

役yì

犹牵也;引也。孟郊《古别离》诗:“春芳~双眼,春色柔四肢。”言引动双眼也。韦庄《应天长》词:“碧云凝,人何处。空~梦魂来去。”言牵引梦魂也。欧阳修《玉楼春》词:“寻思还有旧家心,蝴蝶时时来~梦。”义同上。顾敻《浣溪沙》词:“露白蟾明又到秋,佳期幽会两悠悠。梦牵情~几时休?”秦观《昭君怨》词:“~损风流心眼,眉上新愁无限。”役损,犹云牵引煞。心眼,与心同义。赵令畤《商调蝶恋花》词:“懊恼娇痴情未惯。不道看看,~得人肠断。”言引得人断肠也。役一作逗,逗亦引也,参见183页“逗❺”。《花草粹编》四侯彦周《朝中措》词:“从今记取,临风把酒,~梦忘餐。”役梦,义见前。

牵,引。孟郊《古离别》:“春芳役双眼,春色柔四肢。”役双眼犹言引动双眼。

☚ 弟兄   折 ☛

牵、引。顾夐《献衷心》(绣鸳鸯帐暖):“几多心事,暗地思维。被娇娥牵役,魂梦如痴。”

☚ 彻底   坐 ☛

 也称徭役,是国家强迫民众无偿地从事劳动,包括力役即劳役、杂役、和兵役。《诗经》说:“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可见服役的时间是没有限制的。

役yì

牵引,牵缠。赵长卿《探春令》:“楼头月满,栏干风度,有人肠断。为多情、役得神魂撩乱,又被梅萦绊。”(3—1781)黄机《浣溪沙》:“会得音书生羽翼,免教魂梦役关山,帘卷落花千万点,雨如烟。” (4-2540)

☚ 蚁聚蜂屯   役梦劳魂 ☛

役yì

❶劳役,兵役。参见[于役]、[行役] 条。
❷行列。《大雅·生民》四章:“荏菽旆旆,禾役穟穟。”毛《传》:“荏菽,戎菽也。旆旆然长也。役,列也。穟穟,苗美好也。”郑《笺》:“戎菽,大豆也。”

☚ 彻田   近 ☛

读音·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营隻切,入,昔韵。
❶使唤;使役。
❷被使役的人。
❸战役;战争。
❹排成行列。
❺服兵役。
❻兵卒。
❼门生。

上一条: 下一条:
ㄧˋ2765来回挥动棍状的物体。粤语。广东阳江〖〗。

役yi

❶兵役或劳役。《汉书·食货志上》:“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者不下二人。”杜甫《石壕吏》诗:“急赴河阳~,犹得备晨炊。”(河阳:地名。)
❷服役。袁淑《效古》诗:“勤~未云已,壮年徒为空。”(云:有。徒为空:白白地过去了。徒,白白地。)《后汉书·杜诗传》:“加于久~之士。”
❸奴役。同义合成词:“役使”。柳宗元《封建论》:“亟(qi)~万人。”(亟:屡次。)

役yì

❶役使
 △ 奴~。
❷兵役
 △ 现~军人。
❸旧指供使唤的人
 △ 仆~|杂~。
❹战事
 △ 战~|毕其功于一~。
【注意】右上是“𠘧”,不带钩。

❶需要出劳力的事:劳~︱徭(yao)~︱赋~︱服~。
❷在军中服务:~龄︱现~︱服~︱退~︱免~。
❸使唤;驱使:~使︱使~︱奴~。
❹供使唤的人:仆~︱差~︱衙~︱杂~︱夫~。
❺战争;战事:战~︱毕其功于一~。
○拘~(一种剥夺犯人自由的刑罚,刑期较有期徒刑为短)。

役yì

❶ 役使,使唤:役畜︱奴役。
❷ 强迫性的无偿劳动:劳役︱徭役。
❸ 被役使的人:仆役︱杂役。
❹ 指兵役:服役︱退役︱预备役。
❺ 特指战争,战时:战役︱渡江之役。

见〔不歠役〕

役yì

役使,差遣。《大招》:“清馨冻饮,不歠役只。”这里作名词用,指被役使的人。王逸注:“歠,饮也。役,贱也。言醇醲之酒,清而且香,宜于寒饮,不可以饮役贱之人。即以饮役贱之人,即易醉颠仆,失礼敬。”

役yi

役畜(chu) 役龄 役使 兵役 差役 服役 赋役 工役 缓役拘役 劳役 免疫 奴役 仆役 使役 退役 现役 衙役 徭役 杂役 战役 预备役1 现役军人 一身两役2

役yì

差使:却说张华之祖,原当皇粮庄头,后来死去,至张华父亲时,仍充此~。(六四·1567)


役yì

差人;差役:王爷已到,随来的老爷们就该带领府~把守前后门。(一○五·1331)

❶謂發兵起徒役。《周禮·天官·小宰》:“以官府之八成經邦治,一曰聽政役以比居。” 鄭玄注: “鄭司農云: 役謂發兵起徒役也。”
❷給役也。《周禮·天官·甸師》:“帥其徒以薪蒸,役外内饔之事。” 鄭玄注: “役爲給役也。”
❸田役也。《周禮·地官·閭胥》:“凡歲時各數其閭之衆寡辨其施舍,凡春秋之祭祀役政喪紀之數,聚衆庶,既比則讀法,書其敬敏任恤者。”鄭玄注: “役,田役也。”
❹爲也。《禮記·少儀》:“廢則埽而更之,謂之社稷之役。” 鄭玄注: “役,爲也。” 《禮記·表記》:“是故君子恭儉以求役仁。” 鄭玄注:“役之言爲也。”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刑名部 > 徒流 > 役
役  yì

刑罰名。監督罪人服勞役。用於有罪過而不够徒刑者。類近世拘役。《周禮·秋官·大司寇》:“以嘉石平罷民。凡萬民之有罪過而未麗於法,而害於州里者,桎梏而坐諸嘉石,役諸司空。重罪,旬有三日坐,朞役;其次九日坐,九月役;其次七日坐,七月役;其次五日坐,五月役;其下罪三日坐,三月役。使州里任之,則宥而舍之。”

役yì

〖动词〗
驱使,役使(1)。《归去来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既然自己把意念交给形体驱使,为何要失望而独自悲伤!


役yì

〖名词〗
差使,事情(1)。《留侯论》: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一个同他没有多年交好的人,突然在荒野之中相遇,却把奴仆婢妾的差使给他去干,他能自然而然地不感到奇怪。

役yì

❶ 服兵役,戍边。《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不知其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雍子发命于军曰:‘归老幼;反孤疾;二人~,归一人。’”也指服兵役之人,士卒。《诗经·小雅·渐渐之石》序:“乃命将率东征,~久病于外。”《国语·吴语》:“寡人帅不腆吴国之~,遵汶之上。”(不腆:不丰厚。)
❷ 服劳役。《孟子·万章下》:“庶人召之~,则往~。”也指服劳役的人。《左传·襄公七年》:“请城费,吾多与而~。”(城:筑城。费:地名。而:尔,你。)
❸ 供职,任职。陶潜《归去来兮辞》:“余家贫,又心惮远~。”韩愈《送孟东野序》:“东野之~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
❹ 事,事情。《国语·晋语五》:“赵同曰:‘国有大~,不镇抚民而备钟鼓,何也?’”特指劳役,差役。《吕氏春秋·分职》:“天寒起~,恐伤民。”杜甫《石壕吏》:“急应河阳~,犹得备晨炊。”柳宗元《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则久已病矣。”特指战役,战事。《左传·昭公五年》:“城濮之~,晋无楚备,以败于邲。”《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街亭之~,咎由马谡。”
❺ 役使。《荀子·修身》:“君子~物,小人~于物。”陶潜《归去来兮辞》:“既自以心为形~,奚惆怅而独悲?”
❻ 仆役。《左传·定公元年》:“季孙使~如阚。”(如:到……去。)《南史·陶潜传》:“家贫无~。”特指门徒。《庄子·渔父》:“由得为~久矣。”又《庚桑楚》:“老聃之~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

*yi

D2DB
❶防守边疆;服兵役:现~/退~/预备~。
❷战事:战~/毕其功于一~。
❸出劳力的事:劳~/徭~。
❹驱使;役使:奴~。
❺旧时供他人使唤的人,仆人:仆~/杂~。
❻〈文〉学生;弟子。

事情

事情

事(事体;事济;物事) 故(细~;掌~;缘~) 縡 服 干(贵~;公~) 役(~事)筹儿 顽意 玩意 勾当
事情的结束部分:尾声
事情的要害或关键:
事情利多害少:栉发耨苗
事情少:事少(人多~) 寡事
人多事少:人浮于事
事情错综复杂:纵横交错 七纵八横
事情麻烦、费劲:喉长气短
一切事情:诸凡百事

另见:事务 事态 做事 从事 办事

☚ 事情   事多 ☛

役使

役使

役(役人;役用;役御) 养使 策使 驱使 奴使
供应役使:给役
驾驭役使:驾役
驱役,役使:趋役 趋使
欺侮役使:欺役
用权势役使:权使
重重役使:重使
过度地役使:虐用
像对奴隶一样地蹂躏使用:奴役
(强迫使用人力:役使)

另见:强迫 使用 人力

☚ 雇用   利用时间 ☛

各种责任

各种责任

担负的责任:担子
专门负的责任:专责(各有~)
所承担的责任:担当
能够担当的责任:肩膊
表示所负的连带责任:负乘之累
女婿应当承担的责任:半子之劳
公务上的责任:公责
军事责任:军任
公民或法人按法律规定应尽的责任:义务
人应尽的义务:天职
东道主对客人应尽的接待义务:地主之谊 地主之敬 地主之仪
当兵的义务:役(兵役;戒~;现~;退~;预备~) 赋
债户所负还债的义务:债务
不可推辞的责任:不让之责
进言劝谏的责任:言责
自己的责任:己任
自己所负的责任:己责
对自己言论的责任:言责
对自己文章内容及影响的责任:文责
勇于或能够承担的责任:肩膀
不该负的责任:空责

☚ 责任   职责 ☛

夫役和工匠

夫役和工匠

丁匠
服劳役的人:徒役
被役使的人:
服劳役勤务的士兵:役兵
服役的人:役夫 役卒
服杂役的人:
服贱役的人:役隶 役丁
刑徒奴隶,服劳役的犯人:徒隶
服徭役的人:徒(女~;丽~)
担负开闭闸门劳役的人:闸夫
(服劳役、做苦工的人:夫役)

另见:服役 役使

☚ 夫役   仆役 ☛

劳役

劳役

役(力役;从~;当~;趋~) 力
力役与赋税:徭税 徭赋
工役劳力:徭力
各种名目的劳役:窠役
筑埧的劳役:堤繇
报酬太少的劳役:斗筲之役
无偿的劳役:义作
统治者强制百姓承担的无偿劳动:赋 繇(繇役) 徭(徭役;徭差;徭使)
 凶残征税,徭役沉重:横征苛役
干杂事的劳役:厮役 斯役
繁重的劳役:苛役
艰苦沉重的劳役:苦役
(强迫的劳动:劳役)

☚ 劳作   做工 ☛

仆人

仆人

仆(仆役;仆竖;仆厮;仆厕;仆使) 佣(佣人) 役(隶役) 使(使人;使者;走使) 纪 用人下人 伻头 家人 隶人 当差
古时对地位低下的人的鄙称:小人 小的奴才
旧称他人之仆:尊介 尊纪
对仆人的贬称:顽仆 顽奴
旧时小说戏曲中对仆人的敬称:院公
旧时北京供役于各会馆的仆人:长班
年老的男佣人:老仆 老奴
伺候主人及其子弟读书的未成年的仆人:书童 书僮 馆僮 斋僮
在主人家从事贱役者的通称:僮客
身材高大的奴仆:大奴
管理家务的仆人:掌家
为权贵豪门监管家务的奴仆头子:监奴
为官僚、富室管理家产和日常事务而地位较高的仆人:管家 主管
总管,管家:都管
常用来指官僚、地主等家里的管家一类的人:看家狗
跟随在身边的仆人:仆从 伴当 傔力 傔仆 使下 使者
旧时官员的仆从:随丁
旧时京官的随身仆从:长班
马夫、炊事等仆从人员:扈养
受过阉割的仆人:火者
(受雇在家供役使的人:仆人)

☚ 仆役   奴仆 ☛

派遣

派遣

派(~出) 遣(遣派;遣差;遣发;调遣) 差(差遣;差使;差拨;差操;差派;辟差) 役(役使) 发(发付;发遣;打发;调发) 选 臣 策使 驱使
派遣官员:遣官
 派遣官员或工作人员:派员
派遣使者:遣使
派遣将领:遣将
派遣军队:派兵 遣军 发师
派遣仆人:走价 遣价
派遣向导:发导
由国家派遣:公派
皇帝亲自派遣:钦差 钦派 钦点
派遣充当:派充
差役派遣:科唤
选择派遣:选差
选拔后派遣:选委 选派 遴派
 选派人员:遴员
事先派遣:逆遣
签发派遣:签差
轮流派遣:轮派 轮佥
分别派遣:分遣
征召派遣:起差
秘密派遣:密遣
特地派遣:特派
(政府、机关等命令到某处做某种工作:派遣)

☚ 吩咐   命令1 ☛

各种事

各种事

诸事 万事 众事 百事 百度
尊称对方嘱咐或建议的事:雅命
朋友间重情守信之事:鸡黍深盟
绘画的事:绘事
游春看花等事:花事
内部的事:内事
外边的事:外事
以后的或身后的事:后事
发生在遥远过去的事:高踪
将来的事:来者(~可追) 来事
共同商定的事:约(如~;失~)
已经议定的事:成议
已经决定的事:成局
已经完成的事:遂事 成事 已成之事
交际往来的事:交道(打~)
交际应酬的事:人道
需要出劳力的事:役(劳~;徭~)
劳役之事:役事
禁止做的事:戒(开~;杀~)
严格禁止做的事:大禁(触犯~)
法令明令禁止的事:例禁
彼此无关的两件事:两回事 两码事
人力能做到的事:人事(聊尽~)
可以作为借口的事:由头(找个~) 油头
讹诈的由头:讹头
必无的事:兔角
没有亲眼目睹的事:隔壁帐
辗转流传的事:风传
从古到今极少听到或见到的事情:亘古奇闻
复杂的事情:一团乱麻
吃饭求生存之事,使人牵挂、担忧的事:口腹为累
疑惑的事:疑似
吃亏的事:折本买卖
欺骗蒙混的事:弊(作~;舞~)
作乱之事:不静
叛乱之事:乱事

☚ 各种事   非特指的事 ☛

役yì

营隻切,入昔。
❶服兵役或服劳役。《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二人~,归一人。”
❷役使,驱使。《抱朴子·务正》:“~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
❸为,成。《礼记·表记》:“恭俭以求~仁,信让以求~礼。”
❹兵役或劳役。李觏《感事》:“~频农力耗,赋重女工寒。”
❺服兵役的人或服劳役的人。《国语·吴语》:“吴国之~,遵汶之上。”
❻仆役;差役。《南史·陶潜传》:“汝辈幼小,家贫无~。”
❼战争;战事。《三国志·蜀·诸葛亮传》:“街亭之~,咎由马谡。”

〖役〗 粵 jik6〔亦〕普 yì

❶ 服役,特指兵役。許慎《說文解字》:「〜,戍邊也。」杜甫《兵車行》:「長者雖有問,〜夫敢申恨?」
❷ 役使,奴使。柳宗元《送薛存義序》:「蓋民之役,非以〜民而已也。」(官員是來當百姓的僕人,而非奴役百姓的。)
❸ 驅使,迫使。陶淵明《歸去來辭.序》:「嘗從人事,皆口腹自〜。」
❹ 差役。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於是乃相與發徒〜圍孔子於野。」(於是就一起派遣服勞役的徒眾把孔子圍困在野外。)
❺ 戰役。陳壽《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街亭之〜,咎由馬謖。」

古代农村成年劳动力对国家承担的军务和劳务负担,以供给体力为特征。最早的力役记载是西周时期的徒役:“凡起徒役,正卒毋过家一人”,主要是指军役。秦汉时期每个成年男子都要承担兵役和劳役。晋唐时期逐渐形成府兵制和均田制,兵役由专门的农户承担,役则专指劳役。劳役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力役、匠役、职役等类。劳役是农村人口对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表现,是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强制。明代的一条鞭法和清代的摊丁人亩则逐渐取消了这种直接的人身强制,劳役改用货币支应,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渐渐消失。

☚ 徭役   役龄 ☛

役yì

❶需要出劳力的事。如:劳役,兵役。
❷役使。如:奴役。
❸供使唤的人。如:仆役,衙役。
❹战争,战役。如:此役;平津之役。

役yì

Ⅰ  ❶ (需要出劳力的事) labour; service: 劳 ~ corvée; forced labour
❷ (兵役) military service: 退 ~ retire or be released from military service; 现 ~ 军人 soldiers on service; serviceman
❸ (旧时指供使唤的人) servant: 仆 ~ servant; flunkey; 衙 ~ yamen runner
❹ (战争; 战役) battle; campaign: 乌林之 ~ the battle of Wulin Ⅱ  (役使) use as a servant: 奴 ~ enslave
◆役畜 draught animal; beast of burden; work animal; 役龄 enlistment age; 役使 work (an animal); use; enslave

役yì


❷ 省薄赋

役yì

(7画)

【提示】右上是几,末笔不带钩,不要写成几。

*役yì

7画 彳部 
(1) 战争;战事: 战~。
(2) 当兵的义务: 现~|退~|预备~。
(3) 需要出劳力的事: 劳~|赋~。
(4) 驱使;使唤: ~使|奴~。
(5) 被使唤的人: 仆~|杂~|差~。

役()


甲骨文合集8139,殷
貞王不役在行。
按: 从人,與《説文》古文同。

郭店楚墓竹簡·五行45,戰國
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役)也。
按: 字从辵。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西漢
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役也。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
費不出民,役不干時。

長孫子澤墓誌,北魏
邢杲之伇,爲行臺郎。

元茂墓誌,北魏
于時同僚,實役務煩。

元賢墓誌,北齊
至於股肱名岳,羽毛上台,出鎮形勝,入贊心膂,乃生平常伇,故不復□矣。

陳叔毅修孔子廟碑,隋
奸雄竄伏,賦役平均。

崔暟妻王媛墓誌陰,唐
外無汗馬行役之勞,内無危言謇讍之節。

崔夷甫墓誌,唐
由是富人通於濁吏,僕役貧困,浸以爲常。

崔君妻李金墓誌,唐
家之百役,命先服其勞,恕而行之,故人歸厚。
《説文》:“役, 戍邊也。从殳从彳。 , 古文役从人。”
甲骨文从殳从人,可能是表示驅人以戍,《詩經·王風·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或與此義相關。卜辭中作人名,又讀爲“疫”。
“役”、“役”二形後世都廣泛使用,除了“彳”與“亻”形近外,可能與字的本義也有關聯。

☚ 毅   殺部 ☛

役yì

甲骨文以来的会意字。甲骨文从殳(shū,象手持兵器)从人,象用持兵器打敌人状。是从军,服兵役义。如:现役|退役。也指战事。春秋时有四大战役。如:邲(bì,在今河南郑县)之役,楚无晋备,以败于鄢(yān,在今河南鄢陵县)(见《左传》)。现代例如:淮海战役。引申指劳力的事。如:服劳役。又引申旧日指被役使的人。如:仆役。转为动词,指作劳力的事,或被使唤。如:奴役|役使。

役★常◎常


表意,甲骨文从人从殳,象手持棍棒类器械驱使人做事之形,《说文》古文字形稍变,小篆把人形改为彳,隶定为“役”。本义表示服劳役或兵役,引申为供驱使的人、差遣、战争、按规定需要出劳力的事、当兵的义务等。

(yì)

戍邊也。从殳,从彳。

*役vriwek

[甲骨] ()
[金文]
[小篆] 《說文》: , 戍也。 从殳、彳。 , 古文役。 从人。 (三篇下)
持武器于行道戍守?
甲骨之役與病疾有關,應是手持器具搥背醫病之狀。

☚ 奚   医 ☛
0000044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