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霍尔巴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霍尔巴赫1723—1789Paul-Henrich Dietrichd’Holbach原名保尔·亨利希·梯德里希。法国启蒙思想家,百科全书派唯物论哲学家。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帕拉蒂内特的商人家庭。1744年进荷兰莱顿大学,毕业后到巴黎,1749年取得法国国籍。积极参与百科全书的编撰工作,亲自撰写了四百个辞条,为百科全书派的核心人物之一。又是巴黎学士院和俄国科学院院士。他系统地总结了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哲学,建立了严整的机械唯物论哲学体系。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构成了自然界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在物质运动方面,他虽具有某种辩证思想,但认为位置的移动是千变万化的物质运动的基本内容。能充分意识到物质运动的原因在于物质本身,但强调事物因果联系和必然性,完全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在认识论上,批判了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和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认为“我们所有的概念都是作用于我们感官的对象的反映”,“人的一切观念、概念、存在和思维方式都是获得的”,并认为区别认识的真或假,必须依赖经验。但并不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和联系。在社会观上,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但又认为“意见支配世界”。否认上帝的存在,认为教会是人类精神进步的敌人,是造成一切灾难的“神圣的瘟疫”,但并不了解宗教产生的根源。政治上一生坚持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指出宫廷是使人民堕落的中心,而专制制度则是农村凋敝、土地荒芜、人民饥馑的根本原因。主要著作有《揭穿了的基督教》、《神圣的瘟疫》、《自然体系》、《健全的思想》、《社会体系》等。 霍尔巴赫1723—1789Paul Heinrich Die Holbach,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出生于德国一个商人家庭。1749年毕业于荷兰莱顿大学,不久便结识狄德罗等进步思想家,成为《百科全书》主要撰稿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自然体系》、《社会体系》《普通伦理学》等。他批判宗教道德践踏人的自然本性,是万恶之源,是人类第一大敌,与人类真正的道德不相容。因为人的本性要求自爱自保,求乐避苦,追求物质利益和现实幸福,这种本性本应该把人引向道德和幸福,但由于宗教的压制、环境的恶劣和人的无知,使人成为邪恶欲望的牺牲品。因此为了使人们幸福,就必须消灭宗教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他区分了快乐和幸福,指出快乐是无节制的感性欲望的暂时满足;而幸福则是理性行动带来的持久的、真实的、实在的、肉体欲望的满足。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关系上,他认为,人一方面是利己的,另一方面又是理性的社会存在,理性和良心使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为了使利已和利他统一起来,必须建立一种普遍的自然道德。道德上的善与恶,公正不公正是依其对社会有利还是有害而定的,德行就是真实地经常地给结成社会的人类带来最大的利益。他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美德和恶行,不是天生的,而是由环境影响造成的,特别是社会的政治条件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培养有德的人和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一致,就必须发展教育,健全法律制度,造成良好的社会环境。霍尔巴赫的伦理思想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霍尔巴赫1723—1789Paul Heinri Dietrich d’Holbach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出身于德国一个商人家庭,后定居巴黎。他的主要功绩是把当时唯物主义哲学系统化了。他坚持自然是万物的本原,物质具有质的多样性,并给物质下了一个哲学的定义,即“物质一般地就是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肯定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并对运动作了分类,但他所理解的运动仍然是一种位置移动。强调宇宙万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即它们都处在普遍必然的因果联系中,但片面夸大了必然性,否认偶然性的存在。认为人在自然中没有特权地位,所谓灵魂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是我们能进行思维的大脑。他对人的认识活动的特点及过程作了考察。把唯物论和无神论相结合,指出神是人幻想的产物,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特性加以美化、夸大而捏造出来的。主要著作有《自然体系》、《被揭穿了的基督教》等。 霍尔巴赫 霍尔巴赫1723——1789Holbach18世纪法国唯物论的杰出代表,彻底的无神论思想家。出身于德国商人家庭,幼年即到法国,由舅父养大,后继袭舅父男爵头衔。他的沙龙是法国进步思想家经常聚会的地方。主要著作有:《自然体系》、《社会体系》、《揭穿了的基督教》、《神圣的瘟疫》、《自然政治》等。其中《自然体系》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世界观的概括总结。 ☚ 狄德罗 德国古典哲学 ☛ 霍尔巴赫 霍尔巴赫1723—1789Paul Henri Dietrich d'Holbach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无神论者,百科全书派的代表,感觉主义心理学的集大成者。生于德国。12岁移居法国巴黎。曾为《百科全书》撰稿。对心理学的贡献有: (1) 强调脑是心理的器官,是神经系统的中心,心理只是脑的物质运动的结果。(2) 认为感觉是人的第一种机能,也是派生出其他一切机能的机能。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主要著作有《自然体系》(1770年)、《健全的思想》(1772年)。 ☚ 孔狄亚克 康德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