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诊断morphological diagnosis根据作物外表形态的变异判断营养丰缺的方法。作物外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在生理代谢异常的反映,这是形态诊断法的依据。形态诊断凭视觉形象判断。 缺乏症诊断 作物处于某种营养元素缺乏时,与某元素有关的代谢受到干扰而紊乱,生育进程不正常,就会出现异常的形态症状,即为作物缺素症。这些症状的形态特征和在植株上出现的部位,与所缺元素的生理功能和其在体内的移动性相联系,可据以推断缺乏哪种元素。形态诊断的最大优点是不需任何仪器设备,对于一些常见的以及有典型或特异症状的缺乏症,常常可以一望而知,是最简捷的诊断方法。但形态诊断有很大的缺点和局限性:❶粗放、误诊可能性大。对一些比较复杂的诊断问题如疑似症,重叠缺乏等凭形态诊断,一般是难以解决的。 ❷经验性强,确诊困难。实践经验在诊断中起主要作用,只有长期从事这方面工作具丰富经验的工作者才可能应付自如。故要做到这一点,决非易事。 ❸形态诊断是出现症状之后的诊断。此时作物生育已显著受损,产量损失已经铸成,因之形态诊断对当季作物往往价值不大。在一般诊断中,形态诊断常需要结合其他诊断方法才能完成一项诊断任务。 根据经验制定出一些农作物主要营养元素缺乏症的诊断检索表(见表),在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 过剩症诊断 作物吸收元素过多超过其适宜范围或忍耐限度,导致生育失调同样表现出一定的形态症状,由于元素作用方式和作用部位等的不同其表现也各异。大量元素除氮外一般很少直接引起过剩或中毒症状;重金属元素的中毒,地上部大多出现黄化症状,因为重金属大多伤害根系,并阻抑对铁的吸收。也有不少元素过剩、中毒表现出某些特有或典型症状。例如,氮过剩表现徒长、枝叶繁茂、茎叶柔软、叶色深浓;硼中毒大多沿叶缘一圈变黄色呈镶边状;锰过剩在柑橘(温州蜜柑)表现早期异常落叶,在苹果树表现为粗皮病;燕麦镍中毒叶片白化;大豆镉中毒叶片呈现紫色斑纹等。由于金属元素在作物体内一般移动性较差,容易在根部积累而使根系首先中毒,所以根系通常发育不良,新根白根少,色泽陈旧,多黄褐色,变短变粗,扭曲增加,并表现出各种异常形态。如鸡爪根、珊瑚状根以及水稻的狮尾根、虎尾根等。但目前对过剩、中毒症研究积累资料少,远不如缺素症那样清楚。

缺素指示植物 对某种元素缺乏特别敏感的植物。当土壤中该元素供应不足时,它首先表现缺乏症,且其症状常具典型性。利用这类植物可以很好指示土壤缺素状况。栽培作物和野生植物中都有许多这类植物,通过栽培指示植物或能以识别野生植物缺素症,有助于掌握土壤的缺素状况。形态诊断morphological diagnosis根据植物的外部形态来判断植物营养丰缺状况的技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各种营养元素,若植物缺乏任何一种营养元素(或比例失调),就会扰乱植物体内正常的代谢,并在外部形态表现出某些特有症状。如植物体内缺磷时植株矮小,叶细小,叶色发暗,有的呈紫红色,成熟期延迟。形态诊断只是植物营养诊断的方法之一。它的优点是简便快速,不需要专用的仪器设备,只凭人的视觉、经验或根据前人总结的植物缺素症状检索表即可进行鉴别。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营养潜在缺乏往往不易诊断出来,只有当植物缺素严重时,才能在形态上表现出来,此时再补救为时已晚。另外,植物外形往往受气候环境条件,病虫害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有时易造成误诊。因此,形态诊断还需要配合其他的诊断方法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