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李白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芉绵。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李白题画诗不多,此篇弥足珍贵。诗通过对一幅山水壁画的传神描叙,再现了画工创造的奇迹,再现了观画者复杂的情感活动。他完全沉入画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深切,并通过一枝惊风雨、泣鬼神的诗笔予以抒发,震荡读者心灵。 从“峨眉高出西极天”到“三江七泽情洄沿”是诗的第一段,从整体着眼,概略地描述出一幅雄伟壮观、森罗万象的巨型山水图,赞叹画家妙夺天工的本领。什么是名公“绎思”呢?绎,是蚕抽丝。这里的“绎思”或可相当于今日的所谓“艺术联想”。“搜尽奇峰打草稿”,艺术地再现生活,这就需要“绎思”的本领,挥动如椽巨笔,于是达到“驱山走海置眼前”的效果。这一段,对形象思维是一个绝妙的说明。峨眉的奇高、罗浮的灵秀、赤城的霞气、苍梧(九嶷)的云烟、南溟的浩瀚、潇湘洞庭的渺绵、三江七泽的纡回……几乎把天下山水之精华荟萃于一壁,这是何等壮观,何等有气魄!当然,这决不是一个山水的大杂烩,而是经过匠心经营的山水再造。这似乎也是李白自己山水诗创作的写照和经验之谈。 这里诗人用的是“广角镜头”,展示了全幅山水的大的印象。然后,开始摇镜头、调整焦距,随着读者的眼光朝画面推进,聚于一点:“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这一叶“孤舟”,在整个画面中真是渺小了,但它毕竟是人事啊,因此引起诗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在这汹涌的波涛中,你想往哪儿去呢?你何时才回来呢?这是无法回答的问题。“征帆”两句写画船极妙。画中之船本来是“不动亦不旋”的,但诗人感到它的不动不旋,并非因为它是画船,而是因为它放任自由、听风浪摆布的缘故,是能动而不动的。苏东坡写画船是“孤山久与船低昂”(《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从不动见动,令人称妙;李白此处写画船则从不动见能动,别是一种妙处。以下紧接一问:这样信船放流,可几时能达到遥远的目的地——海上“三山”呢?那孤舟中坐的仿佛成了诗人自己,航行的意图就是“五岳寻仙不辞远”。“心摇目断兴难尽”写出诗人对画的神往和激动。这时,画与真,物与我完全溶合为一了。 镜头再次推远,读者的眼界又开廓起来:“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这是对山水图景具体的描述,展示出画面的一些主要的细部,从“西峰”到“东崖”,景致多姿善变。西边,是参天奇峰夹杂着飞瀑流泉,山下石块隆起,绿水萦回,泛着涟漪,景色清峻;东边则山崖重叠,云树苍茫,气势磅礴,由于崖嶂遮蔽天日,显得比较幽深。“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一蝉不鸣,更显出空山的寂寥。但诗人感到,“无鸣蝉”并不因为这只是一幅画的原因;“隐几(几案)寂听”,多么出神地写出山水如真,引人遐想的情状。这一神来之笔,写无声疑有声,与前“孤舟不动”二句异曲同工。以上是第二段,对画面作具体描述。 以下由景写到人,再写到作者的观感作结,是诗的末段。“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这里简直令人连写画写实都不辨了。大约画中的松树下默坐着几个仙人,诗人说,那怕是西汉时成仙的南昌尉梅福吧。然而紧接笔锋一掉,直指画主赵炎:“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赵炎为当涂少府(县尉的别称),说他“讼庭无事”,谓其在任政清刑简,有谀美主人之意,但这不关宏旨。值得注意的倒是,赵炎与画中人合二而一了。沈德潜批点道:“真景如画”,这其实又是“画景如真”所产生的效果。全诗到此止,一直给人似画非画、似真非真的感觉。最后,诗人从幻境中清醒过来,重新站到画外,产生出复杂的思想感情:“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他感到遗憾,这毕竟是画啊,在现实中要有这样的去处就好了。有没有呢?诗人认为有,于是,他想名山寻仙去。而且要趁早,如果等到象鲁仲连、张子房那样功成身退(天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再就桃源归隐,是太晚了,不免会受到“武陵桃花”的奚落。这几句话对于李白,实在反常,因为他一向推崇鲁仲连一类人物,以功成身退为最高理想。这种自我否定,实在是愤疾之词。不过,这两句也可以作正面解会,即:“待到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喜杀人。”则与李白一向的思想相吻合。诗作于长安放还之后,安史之乱以前,带有那一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这样从画境联系到现实,固然赋予诗歌更深一层的思想内容,同时,这种思想感受的产生,却又正显示了这幅山水画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量,并以优美艺术境界映照出现实的污浊,从而引起人们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题画诗与作者的山水诗一样,表现大自然美的宏伟壮阔一面;从动的角度、从远近不同角度写来,视野开阔,气势磅礴;同时赋山水以诗人个性。其艺术手法对后来诗歌有较大影响。苏轼的《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等诗,就可以看作是继承此诗某些手法而有所发展的。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李白 峨眉高出西极天①,罗浮直与南溟连②。 名工绎思挥彩笔③,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④,赤城霞气苍梧烟⑤。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⑥。 惊涛汹涌向何处? 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颠⑦? 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 东崖合沓蔽轻雾⑧,深林杂树空芊绵⑨。 此中冥昧失昼夜⑩,隐几寂听无鸣蝉。 长松之下列羽客(11),对座不语南昌仙(12)。 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13)。 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山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14)! 【注释】 ①峨眉:山名,在今四川峨眉县。②罗浮:山名,在今广东增城、博罗间。南溟:南海。③名工:有名的画工,指赵炎。绎思:精心构思。④空翠:山色。⑤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土色多红,故名。苍梧:山名,即九嶷山。⑥三江:泛指江河。七泽:司马相如《子虚赋》称“楚有七泽”,指云梦泽一带的湖泊。⑦三山:海上三仙山蓬莱、方丈、瀛洲。⑧合沓:高峻貌。⑨芊绵:茂密貌。⑩冥昧:幽暗。(11)羽客:仙人。(12)南昌仙:汉人梅福,任南昌尉,后得道成仙,见《后汉书·梅福传》,这里指当涂尉赵炎。(13)历落:磊落。(14)“若待”二句:用陶潜《桃花源记》意,表达及早退隐的思想。 【评说】 本诗选自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全唐诗》卷一六七。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生于碎叶城(今托克马克城)。天宝元年(742),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三载(744),被谗离京,漫游各地。安史乱时,隐于庐山,后受永王李璘聘,参佐幕府。璘兵败,坐罪流夜郎。遇赦后依当涂族叔李阳冰,不久,病逝于当涂。李白诗想象丰富奇特,情感炽热奔放,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李白善书法,字画飘逸,类其诗风。有《李太白全集》。 本诗前六句赞咏画上高峻的山势和空翠的山色,扣合题上“山水图”的“山”字。次六句形容浩瀚无际、渺茫绵远的水势,扣合题上“山水图”的“水”字。“心摇目断”以下十句,由画境联想到仙境,又由仙境回到画境,归回到画家赵炎身上。最后八句,分两个层次写,前四句一层,赞扬赵炎胸怀坦荡,举止高雅,为政清明。后四句一层,说出自己读画的观感,希望及早退隐入真山。李白交替运用“以画作真”、“以真作画”的表现手法,《唐宋诗醇》评此诗:“写画似真,亦遂驱山走海,奔辏腕下。‘杳然如在丹青里’,又以真作画,各有奇趣。”全诗落笔纵横,挥洒自如,诗思条贯,脉络明晰,洋洋二百余言,将自然山水美与绘画艺术美相结合,将绘画美与诗艺美相绾通,将画境与仙境相浑融,将描绘画面景物和摅写观图感受相交糅,摄人心魄,产生惊人的艺术魅力,诚为李白题画诗中艺术造诣较高的一篇。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李白 ←上一篇:乌栖曲 下一篇:苏台览古 → 诗词简介: 题画诗。作于玄宗天宝十四载(755)李白漫游皖南时。赵炎在李白诗文中屡见,天宝末官当涂县尉,有高致,故诗中称颂他“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南昌仙人”谓汉之南昌县尉梅福,王莽时弃家成仙,《汉书》卷六七有传。诗中所咏“粉图山水”即绘于赵炎公庭壁上,诗人以想象之笔重现了画中“驱山走海置眼前”的图景,充满浓厚的游仙情趣。诗末云:“五色粉图安足珍?真山可以全吾身。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表现出急切的归隐之情,以至否定了平素的“功成身退”之志。严羽曰:“通篇皆赋题目,只此是达胸情。始知作诗贵本色,不贵著色。”(严羽评点李集)此诗对研究李白思想颇有价值。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释】 1.当涂:唐县名,今属安徽省。少府:官名,即县尉。粉图:以色粉作的画。 2.空翠:山上草木的绿色。赤城:山名,其土赤色,故有此称,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苍梧:山名,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北。烟:云烟。 3.兴:意兴。三山:指传说中的三座仙山,即蓬莱、方丈、瀛州。 4.峥嵘:山峰高耸的样子。蹙:迫,横石蹙水是说流水被山石所阻,因而流得不通畅。5.合沓:高峻、重叠的样子。蔽:被…遮住。芊绵:草木茂盛的样子。 6.冥昧:幽暗。失:无。 7.羽客:汉代方士栾大曾穿羽毛制成的衣服(取成仙飞翔之意),后世因此称道士所穿的衣服为羽衣,称道士为“羽客”。南昌仙:据《汉书·杨胡朱梅云传》载:汉成帝时九江梅福为南昌尉,后离家出走,传说他得道成仙了。因赵炎也是县尉,故以梅福相比。 8.妙年:青年。历落:胸怀坦荡。青云士:有高洁情操的人。 9.讼庭:指赵炎办公的地方。罗:聚集。杳然:深远的样子。丹青:图画。 10.拂衣去:指隐居。武陵桃花:用陶渊明《桃花园记》的典故,借指美丽的风景。 【译】 峨嵋山高耸,高出了九重西天, 罗浮山连绵,直与南海相连。 呵!这是名画家神思挥彩笔, 魔幻般地将山海移到眼前。 一时间,满屋空澄翠碧欲滴,咫尺之地, 充溢着天台赤城的霞气、湘江苍梧的云烟。 洞庭水浩渺呵,潇湘水波渺绵, 三江七泽情随浪卷。 向何处去呵,你那汹涌的惊涛! 欲何时归呵,你那孤舟征帆! 征帆似是寂然不动也不旋转, 又似是随风飘落落入天边。 我不禁心旌摇荡,神摇目断,意兴翩翩! 哦!我欲乘舟远逝,何时可到那 虚无飘渺的三山? 峥嵘的西峰下,喷涌着流动的泉水, 泉水被横石阻遏,水波潺潺, 重叠的东崖,被轻轻的雾霭笼罩, 茂密的深林中,繁茂的树木一片芊绵。 这里无所谓暗夜,也无所谓白天, 你潜心静听,没有喧啾的鸟叫, 也没有欢乐的鸣蝉。 万年青松之下,坐着身披羽衣的道士, 相对不语的那位是神仙。 南昌仙人赵少府,襟怀坦荡,正值妙年。 公事之余遍请宾客, 使宾客如入画图里的云烟。 五彩的画图虽然美, 却不如真正的山水可以使我得到保全。 若要等到功成再拂衣而归, 实在愧对武陵的桃花园、归隐的陶潜! 【评】 以诗评画,为杜诗特点,太白诗中不多见,故此诗与杜诗评画之作相若。但在相同题材之中,又显示了李白豪放粗犷,飘逸如行云流水的独特。后来之东坡题画诗,大有此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