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东江流动剧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东江流动剧团 简称“东流剧团”,抗日战争时期华南东江根据地影响最大的部队剧团之一。 1943年冬成立于广九铁路西侧路西地区。谭军、肖英任正、副团长,叶一萍、何植先后任政治服务员,编导林榆。成员有巫军、杨碧琼、何汝、张瑞英、陈锡琪、陈全、李雷、湛芬、张平、叶芬、何祈、陈明光等。 初期仅八人,后发展至三十余人。 建团后即随军行动、参加战斗;利用间隙因陋就简、开展宣传。常深入沦陷区山村活动。 初期只演出歌舞、活报剧,后除演出当时流传的《盲哑妹》、《流寇队长》等剧外,又陆续配合根据地的建设和减租减息运动创作演出一批话剧,剧目有《打倒日本仔》、《有枪出枪》、《模范之家》、《模范李标》、《新区长》、《生面人》、《谷的风波》等。其中反映东江纵队与路西群众一年来斗争生活的多幕剧《路西一年》和以双减为内容的《大地回春》两剧的演出,在东江解放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对敌斗争中,副团长肖英因负责情报工作而被捕牺牲。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双十协定》精神和党中央指示,东江纵队撤离广东。1946年夏,剧团随军北撤至山东烟台。与东江纵队文艺战士先后组成东纵政治部文工队、华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第二分团,1947年8月组成两广纵队文工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