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党
晚明时以江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的政治性集团。 神宗中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万历二十二年(1594),无锡人顾宪成以“争国本”忤意,致仕归。 乃修复东林书院,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等讲学其中,常讽议时政,裁量人物。 朝士多遥相应和,在野之士亦闻风响附,时人称为“东林党”。 他们关心国计民生,反对矿监税使;主张广开言路,任用贤能,澄清吏治,革除弊政,并请立皇长子常洛(熹宗)为太子,反对立郑贵妃子福王常洵,由是名声大振,而忌者益多。天启初,东林党人颇受重用,分据首辅及部院长官。 未久,魏忠贤擅权,打击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周顺昌、高攀龙、黄尊素等均遭惨杀。又翻三案,使阉党作《三朝要典》、《点将录》、《同志录》,欲按名杀逐东林党人。并毁天下书院,禁止讲学。七年(1627),思宗即位,逮治魏忠贤,定*逆案,穷治阉党,毁《三朝要典》。 东林党人始免迫害,然朝廷门户之争仍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