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当代书画家和作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当代书画家和作品

当代书画家和作品

1949年以后,安徽的书画界出现了一批富有成就的书画家,并有一批佳作问世。其成就在中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油画、版画、水彩画、装饰画、书法篆刻、连环画等书画种类上均有显著的体现。
人物画 80年代以前,人物画的数量较多,其特点是造型严格,在构图、人物、道具的安排和描写上倾向写实。龚艺岚的《大战河港》,郭公达的《结网》,以及其他书画家的《授枪》、《满江江》、《春雷初动》、《好种出好苗》、《红遍山原》、《最后的一碗炒面》等作品较有影响。80年代以后,人物画数量减少,内容转向以表现新形式下的新感受为主,同时也创作以古代贤士为内容的水墨画。龚艺岚的《白兰花》、王涛的《复苏的土地》、肖玉磊的《开脸歌》等作品,均体现了画家进入新时期后的现代艺术情趣。方贤道、黄少华合作的《中华女杰》,在近2米见方的宣纸上描绘了300多位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女性,人物形象描绘凝炼,由于画上人物众多,因此画面上形成壮观的特点。何南燕吸收西藏和敦煌壁画画风所作的人物画也以新的彩墨形式表现了人本能的生命力量和炽热之情。
在现在安徽画坛上,恽振霖、戴维祥则是传统延续性的人物画家。恽振霖画人物,善用没骨法,《把酒问月》,《回眸一笑》体现了他的追求。戴维祥的人物画更善用线,在几乎全用中锋的线条中作结构谨严的处理,丰润的牡丹、淋漓的荷叶、挺俏的梅花等面面俱到的点景,形成他的仕女画特点。
山水画和花鸟画 70年代以后,作为安徽国画创作队伍中最为庞大的画种——中国山水画、花鸟画,以出现萧龙士、孔小瑜等一大批画家,显示出雄厚的实力。中国山水画、花鸟画以作品多,且以雅俗共赏之风走进了千家万户;无论举办画展,或是出版画册,中国画都占画种之最。
跨世纪的画家萧龙士,其创作以花鸟画为主,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表达着对自然对时代的热爱。他精于画荷花,作品构图严谨,风格潇洒雄阔。代表作品《绿染横塘》、《香远溢清》、《秋色斑澜》等大多收入《萧龙士画集》、《萧龙士惠兰册》和《萧龙士百寿画集》。在萧龙士长达103岁的生涯中,举办过数十次展览,尤以60年代、80年代的两次五老画展和萧龙士百岁画展影响最大。百岁画展以师生参加人数之众,作品之多令人赞叹不已。两次五老画展以极富开创意义的特点,带动了安徽一大批书画家从事山水花鸟画创作。和萧龙士同期活动的农民画家梅华,以山水盛名,山水师黄宾虹,着色浓重,常用花青、褐石烘染。花鸟画家孔小瑜,善作牡丹、菊花、松鼠、八哥、鲤鱼,代表作品有《百花争艳》、《牡丹》、《欣欣向荣》、《四季平安》,作品偏向写实,用笔用色清新雅丽、细致入微,有浓厚的写生特点。晚年作品求洒脱奔放。花鸟画家申茂之以善用墨色画工笔画为特点,作芭蕉常画成一面绿一面黑,代表作为《芭蕉图》。梅纯一也以画芭蕉、梅花为主,用笔苍拙,构图奇险,代表作品有《春花秋实图》、《梅花》等。梅雪峰的巨幅山水画《三峡归云图》、《潇湘白云图》多用线条,以书法入画。画梅花、芭蕉、藤花常取瞬间景象:灯影月下、风雨黄昏,追求特殊效果。日本出版的《世界名画集》中收入了他的山水画。画工笔花鸟画有自己特色的张悲鹭,作品是以巨幅见长。善画老虎、孔雀。高30公分、宽560公分的长卷《百虎图》曾被郭沫若题88行长诗予以称赞。50年代,他所作《百鸟朝凤》也是长卷,画面画了800只不同花色、不同姿态的鸟雀,构思奇巧、用笔工细。
与花鸟画对应,安徽的山水画创作也在传统基础上有许多新的突破。张君逸与王雪涛、汪采白合作的《芳花翠鸟图》,所作山水部份,笔墨滋浑,有超逸之气。张仲平精于传统山水画技巧,尤其能将传统与时代审美结合,所画山水画层次分明,用笔谨严中透潇洒,代表作有《黄山烟云图》、《苍龙岭》等。
继渐江之后,懒悟是和尚画山水画中成就最大的一个。懒悟青年时期曾东渡日本考察,后定居合肥明教寺。懒悟作画常以劲健方折的细笔短线勾勒,乱柴、折带并用出现的干皴效果,颇具特点,内容多作瘦梃碎叶的聚丛簇林和盘根叶茂的乔木,《夕阳秋影图》为其传世的代表作。黄叶村的《三峡图》、《黄山飞瀑》、《皖南烟雨》则以大气势和格调高古之风呈现出他山水画的特殊境界。
在继承新安画派传统方面,张建中、周觉钧较有成就。《大好河山》、《黄山白描》等是张建中从渐江画中得笔法的代表作。在逆笔中锋的线条中去追求渐江的挺拔用线,流畅中带有涩的意味,一般在勾线之中略加淡染,基本上体现了新安画派的淡雅之风。《万壑转千岩》等后来创作的山水画,是以浓重的点苔和拙古的线条去表现画家的豪放激情的。周觉钧的山水画亦学渐江,常采用碎短线画石头结构,在方折石头的重叠中呈现出山的静穆,画风工整清新,代表作有《出水芙蓉》、《天游仙境》。山水画家郭公达继承新安画派传人黄宾虹的画风画山水,《山居图》、《晚江图》、《清溪图》即是他承继黄宾虹短线拖笔、勾染同步进行的作品,层层勾染所取得的厚重和苍茫感是早期画风的体现。裴家同的代表作品《风云通岚光》、《碧水映丹枫》、《泉声咽危石》是先挥笔猛刷横扫,用笔风旋水泻,画作气象也因此呈现闪电雷鸣、惊涛拍岸的效果。郑若泉则常作山水画和金鱼,所画的金鱼,于红色和墨色的阔笔之中表现笔墨趣味,几个简笔就把金鱼的游动姿态表现出来,代表作有《清秋》、《鱼乐》等。朱秀坤的工笔画多用传统勾线方法,色彩求恬淡,代表作品《香远益清》、《福寿图》、《丹凤朝阳》等呈现的是妙在天然的情趣。在画黄山的作品中,朱峰所作高1.5米,宽120米的《五百里黄山神游图卷》以独特的构图,描绘了黄山方圆五百里72峰之奇松、怪石、云海、飞泉景观。全画用焦墨方法画成,表现出了黄山的魂魄和气势。为中国画中画黄山长卷之最。
版画 安徽版画以徽派版画为根基,产生了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版画作品,安徽的版画作者、作品和整体水平在全国都是名列前矛的。赖少其是版画创作队伍中有代表性的一位画家,早年曾有木刻《静物》寄赠鲁迅先生,《静物》画的是:一个墨水瓶上刻有鲁迅先生像,旁边有笔和燃燃着的蜡烛,其版画的象征意义是很明显的。在赖少其20多岁的时候,日本出版的《世界美术全集》的“版画别卷”中就记有他的名字。1959年,他和张弘、师松龄合作的油套版画《节日的农村》,吸收了民间年画的用色和装饰画风,给版画注入了生机;他和周芜、陶天月、宇夫合作的油套版画《黄山宾馆》以大气势和工细的特点丰富了版画的表现力。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合作的反映革命战争场面的油套版画《渡长江》,无论透视、人物的安排,还是远近景的处理,都为突出主题作了极富个性的烘托。他们四人合作的另一幅油套版画《淮河煤城》,以色彩的浓重鲜亮表现出了画上所题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境界,使人置身轰轰烈烈的建设喧闹场面之中。
郑震,也是安徽画坛的主要画家。他的《江畔》、《在佛子岭人造湖上》、《薄暮时分》等,均以版画特有效果和使用色彩的妙趣在版画界产生影响。善于在传统徽派版画中汲取营养的版画家师松龄,是以作品多和积极组织版画创作产生影响的。所作《黄山松云》,色彩淡雅,松树参差变化之中体现出了自然的妙造和天然。他的黑白木刻《豆花香》,吸收传统徽派版画单线的方法,画风清新淡雅。其他较有影响的版画作品还有周芜的《春风初抚江南岸》,张弘的《比膘会》,张在元的《催云播雨》,张佑民、张宜银的《家乡》,章飚的《皖南小景》,陶天月的《黄山松》,金谷的《心连心》,许用廉的《大别山组画》,班玲的《妞妞》,庄稼汉的《春风拂山村》,朱曙征的《九华山凤凰松》等。
近年,应天齐的表现皖南民间建筑为创作对象的《西递村系列》,也以其特殊的效果在全国美术界引起反响,使徽派版画形成新的发展趋势。张国琳的系列组画《大千世界》和《山海经变》,所形成的个人风貌,显示了中青年的版画创作力量。尤其是他的12幅黑白木刻组画《山海经变》,借用多种材料所拓印出的各种肌理效果,恰好地表现了“山海经变”的故事传说内容,表现形式上有现代意味。
油画 油画在安徽起步较晚,早期作品多是表现革命历史体裁的大幅人物画。歌颂党的历史和人民解放军在革命战争之中的浴血奋战场面是当时油画的主要表现内容。鲍加、张法根合作的《淮海大捷》、于雁、朱迪合作的《英雄的指挥员》、张泉的《皖南突围》为较有影响的作品。鲍加的风景画吸收印象派绘画色彩的丰富多变的表现方法,使他的风景画富有特色。女画家朱迪的油画常常一气呵成,色块的摆布之后所显示的整体关系,有色调明快、笔触奔放的特点,代表作有《少女》、《红色屋顶》。80年代初,在芜湖镜湖公园举办的《求索画展》、在合肥包河公园开幕的《新人画展》都以开创性的意义在安徽率先展出了现代主义绘画,其中有一批中青年脱颖而出。
水彩画 富有英国水彩画风的王碧悟擅长静物水彩画,作品布局疏密有致,笔法简练,结构准确,功夫扎实稳定,用色清艳蕴藉。柳新生的《白桦之梦》、《白马系列》、《山魂雨霁》和《冬之恋系列》,表明他的水彩画不仅有西方绘画的鲜亮色彩,也在中国传统水墨韵味的吸收上获得成功。王大仁、陈一新等也以各自作品特点丰富了水彩画的表现力。
连环画 连环画在60年代至70年代,以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得到了长足发展。贾德江所画《送情报》,以他对线描的灵活运用为特点,成为安徽第一部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连环画。他的另一本连环画《猎手》,以线为主,稍事皴擦,整体上显得既厚重又有传统绘画特点,丰富了线描的表现力。高万佳所画《张玉良传》,打破常规,用钢笔和毛笔相结合的方法画成,在流畅舒卷的细密线条组成的灰色调中,破以大小黑块,有强烈的装饰味和对比感。何保全的《猴拳王》、华其敏的《西门豹除巫》、吴恺、丁心媛合作的《烈火金钢》、陈亚非的《红楼梦》都曾受到人们的热爱。
动物装饰画 既有中国画墨彩韵味,又有工艺装饰特点的动物装饰画,是韩美林的独特创造。各种动物在廖廖几笔的勾划中,通过墨彩渗化都变得可爱和美妙。韩美林的动物画的装饰画风与他的大量陶瓷设计是一致的,他的动物画与陶瓷作品的温温尔雅的风格开创了艺术审美趣味的新天地。儿童画家陈永镇,孜孜不倦于儿童画创作30多年,他的《小马过河》、《会摇尾巴的狼》等作品,把自己热爱生活、充满天真的幻想与夸张变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拟人化的各种动物在他的笔下富有了灵性。
书法篆刻 安徽的许多画家都在书法篆刻方面有所成就,但书法创作还是以专业书法家为主。童雪鸿是篆刻、书画皆工的艺术家,治印上溯秦汉、师承邓石如,融“皖浙”两派风格而自成一路,朱文峻拔凝炼,白文朴素典雅。书法是魏碑、隶书相参,结构奇特,方整中含依斜,平正中求险峻。葛介屏则真草隶篆四体皆工,尤其是他的篆书隶书别具特点,篆书用笔圆劲挺拔,结体端庄且朴茂自然。隶书则于笔划棱角森挺的方笔内呈现遒练,波势折法被他熟练地运用在各种笔划之中。
草书以司徒越最有影响。司徒越早年学西画,后工草书和篆书。技法娴熟、圆笔中锋、节奏鲜明是司徒越草书的重要特点,代表作《柳宗元诗》,通篇连绵起伏,点线随意之中藏静穆之气。他作篆书,醇厚含蕴,有茂密诡奇的特点。作品以笔划雄壮取胜的李百忍,用笔圆中带方,塔式方形之结体加上笔划的纵横捭阖,形成跌宕有致的篇章结构。《陈毅红梅诗》是张翰善于长锋作书的代表作,中锋而富有变化的笔划使篇章结体较为疏松。清秀、平和、温雅是张翰书法的特点。曹宝麟的行草书学米芾书法,作品结体谨严、规整。张良勋的行草书,常于笔力遒劲、顿挫有致中求灵动,点线宛转流动、真率多姿。方绍武的行书多有楷意,笔划转折处常用折锋,有放而不散的特点。郑伊农的书法也以极富多变的结体表现出了点划的灵巧,自然古朴。刘子善的行草也以苍古拙奇、厚重、形态生动的书风而形成自己的特点。
以隶书见长的刘夜烽,笔墨厚重,结构方正,代表作《谒宋陵诗》以雄厚古拙为主,兼有秀润挺拔的书风。运笔方圆并举,将篆、行草笔意溶在隶书中是他的重要特点。
篆刻作品以王少石的《红楼梦印谱》和忻小渔的《黄山72峰印谱》著名,其印章数量之多引起书坛瞩目。王守志的篆刻以刀法精熟见长,他治印常大刀阔斧,朴厚自然之风中还兼有嵌奇雄阔的特点。
美术书法理论 郭因所著《中国绘画美学史稿》和《中国古典绘画美学中的形神论》,对美术理论的深入研究和画家对传统绘画的学习掌握具有意义。穆孝天、李明回合著的《中国安徽文房四宝史》和穆孝天、许佳琼合著的《邓石如》,填补了国内外在这两项研究中的空白。周芜编著的《徽派版画史论集》,汪世清、汪聪编纂的《渐江资料集》,翟宗祝著《宗教美术概论》,张国标所著的《新安画派史论》和陈传席所著的《六朝画论研究》都是对古代美术深入研究的重要著作。吴雪、张学群合编的《书法新论》是80年代全国书法理论研究的一个总论。郑震的《版画基础知识和技法》、张翰的《书海轻舟》、姜仪生的《篆刻浅谈》、徐欣民的《人体艺术解剖资料》都是美术书法教育中的重要教材。

☚ 历史概况   有影响的展览和研讨会 ☛
000025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