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宋词典故·当仁
【出典】 《论语·卫灵公》: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宋·邢昺疏:“此章言行仁之急也。弟子之法,为事虽当让于师;若当行仁之事,不复让于师也。”
【释义】 当仁,为当仁不让的略语,指不必谦让。
【例句】 两制必当仁,五福无过寿。(刘克庄《卜算子·艮翁礼部生日》2642)这里说艮翁如受委任草诏要职,该当仁不让。
无愧(受之~) 不怍 不疚心里不感到惭愧:无愧于心 于心无愧 于心不愧对人无愧:对得起 对得住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内省不疚没做错事,不感到惭愧,内心坦然:内省无愧承受某种荣誉或称号毫不惭愧:当仁 当之无愧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于人于己都不惭愧:衾影无愧 衾影无惭 衾影无怍 无愧衾影 不愧衾影 不愧影魂 立不惭影 仰不愧天不以在困境中所受的屈辱而感到惭愧:不惭胯下 不惭裤下毫不觉得惭愧:面无愧色 面无惭色
另见:心安 ︱惭愧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