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为又称 “当作”。 ❶校勘与训诂术语。用以校正原书字之误和声之误。如 《礼记 ·学记》“兑命曰”郑注: “兑, 当为说, 字之误也”。 又 《礼记 ·缁衣》“资冬祈寒”郑注: “资, 当为至, 声之误也。” ❷训诂术语。用以破通假字。如 《诗 ·小雅 ·棠棣》“棠棣之华,鄂不。” 郑笺: “承华者曰鄂。 不, 当作拊。 拊, 鄂足也。 鄂足得华之光明则然盛……古声不、 拊同。” 即古 “不拊” 因声同而借。 当为训诂术语。用于纠正误字。例如《礼记·乐记》:“武王克反商。”郑玄注: “反当为及,字之误也。及商,谓至纣都也。”又《礼记·缁衣》: “资冬祁寒。”郑玄注: “资当为至,齐鲁之语,声之误也。”因字形相似而误者叫“字之误”;因音同音近而误者叫“声之误”。 当为训诂学术语。一般用来纠正误字。如《礼记·缁衣》:“唯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郑笺:“正当为匹字之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