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强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强盗

强盗

中国古代笑话。一强盗与化缘僧遇虎于途。盗持弓御虎,虎犹近前不肯退。僧不得已,持缘簿掷虎前,虎骇而退。虎之子问虎曰:“不畏盗,乃畏僧乎?”虎曰:“盗来,我与格斗。僧问我化缘,我将甚么打发他?”

☚ 媒人   屡科 ☛

《强盗》

《强盗》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德国作家席勒(1759—1805)的剧本。穆尔伯爵次子弗朗兹为谋取继承权,恶毒诬陷长兄卡尔,并耍弄诡计离间父兄的感情,致使卡尔中计,遁入波希米亚森林,成为一伙强盗的首领。弗朗兹还图谋占有卡尔的未婚妻爱密丽亚,遭到拒绝。卡尔思念未婚妻,化装进入伯爵府邸,从老仆达尼尔处得悉弗朗兹全部阴谋的真相,命令众盗攻入爵府,救出穆尔伯爵和爱密丽亚,弗朗兹被迫自杀。老穆尔知爱子成了强盗首领,当场气死;卡尔也在众盗的要求下,践约枪杀爱密丽亚。卡尔决心为真理而死,离开众盗,去法庭投案。剧本强烈地反映出青年席勒在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民主思想和革命激情。它无情地揭露与鞭笞了以弗朗兹为代表的封建贵族的丑恶灵魂和种种丧心病狂、灭绝人伦的兽行,从而提出了坚决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暴政的革命呼声。

剧中的卡尔和弗朗兹两兄弟,是一组对立的形象。主人公卡尔身上燃烧着资产阶级启蒙主义的革命热情。他鄙弃旧习俗,主张顺应人类健康的天性行事;他反对封建的法律,维护人的自由意志。他才华横溢,秉性高贵,心地善良。卡尔以其优越的秉赋和出众的才能成为了强盗群中众望所归的领袖。他率众劫富济贫,惩办恶人,伸张正义,恣意践踏封建法规、法制,在当时确实是很革命的。他设计拚死救出了绞刑架下的伙伴,又在绝对劣势下以寡敌众,率队冲出波希米亚马队的重围,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卓越的才干。是个闪耀着启蒙理想光辉的英雄。最后他却把自己交给了执法吏。他那段惨痛的自白表明他不可能和自己所从属的阶级彻底决裂,也反映出作者思想上的局限;而从更本质的意义上说,正表现出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的劣根性。弗朗兹是个无耻的狡诈之徒、衣冠禽兽。他身上集中了反动、腐朽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许多恶行。他阴险、贪婪,灭绝伦理,为了继承财产和贵族权势,不惜害兄弑父,还企图用暴力玷污自己未来的嫂子。他以实用主义的诡辩和犬儒主义伎俩掩饰丑行, 自我欺骗。但终于恶贯满盈,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剧本艺术上最突出的特色是贯串全剧始终的粗犷气势和浓烈的革命激情。它使该剧成为席勒最有力的作品。大段的独白展示了弗朗兹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狡诈的性格,也有利于显现卡尔的启蒙主义理想光辉。但它也表现了席勒作品的“时代传声筒”的概念化毛病。卡尔与爱密丽亚诀别的场面感情深沉、强烈,撼人心魄,是剧中最成功的场景之一。

强盗6348小偷儿。晋语。山西忻州〖 〗、文水〖〗、太谷〖 〗。江淮官话。江苏扬州〖〗。西南官话。湖北武汉〖〗。四川自贡〖〗。贵州贵阳〖〗、黎平〖〗、赫章〖〗。客话。江西上犹社溪〖〗。

强盗qiángdào

抢劫财物的坏人;泛指用暴力或武力劫掠财物、侵占领土的人或势力
 △ 杀人越货的~|帝国主义~。
【同】匪徒 盗贼 歹徒

强盗qiáng dào

名词。用暴力抢劫别人财物的坏人,用于贬义。
【例】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曹禺 《雷雨》)

强盗qiáng dào

用暴力抢掠财物的人:我同伙计贩了货物,自春天起身往回里走,一路平安; 谁知前日到了平安州界,遇一伙~,已将东西劫去。(六六·1601)

强盗

强盗

寇(贼寇) 匪(匪徒;匪类) 盗(萑苻之盗;萑蒲之盗) 贼徒 暴客 豪客 强人 棒子手
贼寇、仇敌:贼奴
拦路抢劫的强盗:响马
占据山林的强盗、土匪:草寇
聚集山林的强盗:绿林好汉 绿林强盗 绿林大盗 绿林豪客 绿林豪士 绿林豪杰
聚集山林反抗官府或抢劫财物的集团:绿林
强盗中的著名人物:草莽英雄 英雄草泽草昧英雄 草窃英雄
出没在海洋上的强盗:海盗 海寇 海匪鲸鲵
14-16世纪骚扰抢劫朝鲜和我国沿海的日本海盗:倭寇
流窜于江河湖海中横行抢劫的强盗:江洋大盗 江洋之盗
抢劫、叛乱、破坏社会治安的人:盗寇 盗匪 寇贼 钞贼 匪盗
逃匿的盗匪:遁贼
残余的寇贼:余氛 残匪 寇孽
经常抢夺别人财物、从事盗劫活动的人:惯盗
惯匪大盗:宿盗
经常抢劫、行凶的匪徒:惯匪 宿寇 积寇
有组织的匪徒:匪邦
骑马抢劫的盗匪:马贼
拦路抢劫的强盗:剪径强人
地方上的武装强盗:胡匪 胡子
在地方上抢劫财物,为非作歹,残害人民的武装匪徒:马子 蹚家 毛子 土匪
土匪、强盗:棒客
民国初年称土匪:刀客
流动不定的土匪:流寇 游寇
成批的土匪:股匪
顽固不化的土匪:顽匪
明火执仗的强盗:光火贼
暗藏的盗匪:窝匪
凶暴的贼徒:桀贼
(行为像强盗那样的人:强盗)

☚ 各种状况的盗贼   害人的人 ☛

强盗

中国古代社会侵夺官、私财物的严重犯罪。《左传·昭公十四年》引“夏书曰: ‘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春秋晋国大夫叔向把“昏”解释为“已恶而掠美”,即抢劫罪行。唐朝归纳总结以往法律统治经验,确立“强盗”罪并作有详尽解释:“谓以威若力而取其财,先强后盗、先盗后强等。若与人药酒及食,使狂乱取财,亦是。即得阑遗之物,欧击财主不还;及窃盗发觉,弃财逃走,财主追捕,因相拒捍,如此之类。”唐代“强盗”罪范围很广,既包括统治阶级成员,又包括被压迫阶级的激烈的经济反抗。唐朝镇压的重点则放在后者。不论是以威胁或武力,或者先抢而后窃、先窃后抢,或者以药麻痹而劫其财物等,都被唐律列为盗类犯罪的重点加以惩罚。即“强盗不得财徒二年;一尺徒三年,二匹加一等;十匹及伤人者,绞;杀人者,斩。其持杖者,虽不得财,流三千里;五匹,绞;伤人者,斩。”唐律在处罚严重侵犯封建经济基础的“强盗”罪时,重点打击持械抢劫者;在同是“强盗”罪中,重点惩办杀伤人的行为;在一般“强盗”罪中,重点惩治“得财者”。这种规定及其体现的法律原则,曾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宋初制《刑统》时,虽然抄袭唐律原文,因准太祖建隆三年(962)十二月五日敕节文规定:“今后应强盗计赃钱满三贯文足陌,皆处死”。从而加重了“强盗”罪的处罚。明朝实行“重典治世”,在《大明律·刑律一》规定:“凡强盗已行而不得财者,皆杖一百流三千里;但得财者,不分首从,皆斩。若以药迷人图财者,罪同”,进一步加强了“强盗”罪的镇压。清初承袭明制,在《大清律·刑律》中也有相同的规定。

强盗

剧作。席勒作。1782年上演。主人公卡尔·穆尔是穆尔伯爵的长子,因弟弟弗兰茨的离间,不容于家庭而沦为强盗。作品歌颂了卡尔的正直豪侠,是“对于一个敢于向全社会公开宣战的胸襟豁达的青年的赞美”(恩格斯语)。揭露了当时政治和宗教的腐朽黑暗。洋溢着强烈的战斗激情。

强盗

robber;bandit

强盗

robber;bandit;gangster;pirate
~逻辑gangster logic/~侵略行径piratical acts of aggression /~头子gang boss;bandit chieftain;ringleader/~行为banditry;act of robbery/~战争predatory wa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3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