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顒1627~1705

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字中孚,号二曲。陕西省盩厔(今陕西周至)人。家贫,无师授,艰苦力学,遍读经史诸子以及释、道之书。曾讲学江南,门徒甚众,后主讲关中书院。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三大儒。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称疾绝食坚拒得免。为学兼采朱熹、陆九渊两派,认为 “朱之教人,循循有序” ,“中正平实,极便初学” ; “陆之教人,一洗支离锢蔽之陋,在儒者中最为儆切” 。重视实学,反对空谈。提倡 “明体实用” ,说“儒者之学,明体实用之学也” 。“明体适用之正业,处也有守,出也有为,生民蒙其利济,而世运宁有不泰?”并强调 “道不虚谈,学贵实效” 与顾炎武反复论辩 “体用” 问题,提出 “明道存心以为体,经世宰物以为用”。把 “格物致知” 的 “物” 扩大到 “礼乐兵刑、赋役农屯” 以至 “泰西水法” 等实用学问。反对学问为少数人所独占。“道无往而不在,学无人而不可,苟办肯心,何论俦类” 。力主自由讲学,认为 “立人达人,全在讲学;移风易俗,全在讲学;旋乾转坤,全在讲学”。与清廷钳制思想相对立。著作有《四书反身录》、《二曲全集》等。

李顒1627—1705

清初学者。字中孚,又字二曲。陕西盩厔(今周至)人。出身贫寒,勤奋好学。他治学取舍于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之间,倡导“明体实用”之学,在当时很有影响。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清初三大儒。清廷多次征召, 皆以疾力辞。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帝西巡山西、陕西,再次传旨召见,又以年老行动不便为辞,予以回绝。康熙帝亲书“操志高洁”赐之,后由其子代为“谢恩”,并进呈所著《四书反身录》、 《二曲集》。他除钻研宋明理学外,对史籍考证、文字训诂也颇下工力。曾著《十三经纠缪》、 《二十一史纠缪》,后因非切己之学,尽焚其稿。现有《二典集》传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57:21